春运的陇原大地上,火车穿山越岭,逢山过隧、遇水跨桥,输运旅客安全回家、万家团圆。在兰州铁路枢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望、闻、问、切一丝不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为列车保驾护航。
早上九点,兰州铁路局兰州西工务段兰州西桥隧车间的90后工长王春瑶,带领着工区人员准备对东岗黄河大桥进行每月一次的例行检查维护。东岗黄河大桥是包兰铁路最后一次跨越黄河、进入兰州的“最后一公里”和“咽喉”要道,1956年建成的东岗黄河大桥,是当时国内最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铁路拱桥,先后经历了5次大修和加固,列车经过时带来的荷载冲击,有可能造成大桥混凝土和钢结构桁架焊缝开裂,威胁到列车安全,春节期间,每天通过大桥的火车接近七八十趟,检测大桥的状态尤为重要。
作业开始前,大家检查好各自的防护设备,沿着检查扶梯往拱顶攀爬,每到一处,先系好安全绳,再对照上次检查记录的裂纹长度、宽度用钢板塞尺进行测量核对。
胡跃武带着另一组人坐在吊板上,用检查锤挨个敲打检查钢拱拱脚根部螺丝,桥上风力有时能达到五六级,吹得吊板和人一起晃。
此时,王春瑶趴在拱顶与桥面结合部的狭小空间内敲打检查。
上来检查一次不容易,为了在当天完成检查任务,中午饭大家就在大桥拱腰上,简单吃点随身携带的干粮。
甘肃台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袁晖 高志瑛 王光辉
编辑:朱 彦
责编:王红岩
主编:李亚军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