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晶和历史见证,中国石窟寺丰富的历史遗存,不仅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悠久深厚,更折射出多元文明荟萃的绚烂景象。8月19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甘肃敦煌举行。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石窟寺研究、保护、传承与利用。
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公布:经过70多年的努力,中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卓有成效,融“价值阐释—监测预警—环境控制—灾害治理—保护修复”于一体的中国石窟寺综合保护理念成为共识。
我国现有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共5986处,其中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8处,石窟寺主要集中分布在陕西、山西和甘肃三省。甘肃素有“石窟艺术之乡”的美誉,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宏大、体系完整,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代表了中国石窟艺术文化发展的最高峰。
敦煌,丝路咽喉,文明交汇。自公元4世纪起,这里开始了10个朝代1000多年的开窟活动,形成了如今莫高窟735个洞窟、2000多身彩塑、4.5万平方米壁画的宏大规模。丰富的历史遗存,不仅映照出中华文明的悠久深厚,更折射出多元文明荟萃的绚烂景象。如今,这里正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迈进。古老文化迸发新意,对外交往谱就新篇。
走进敦煌石窟监测中心,每个开放洞窟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客流量等数据,显示在一整面墙的大屏幕上。甚至几百公里内的降雨、洪水、风沙情况,也在大屏幕上实时更新。这套预防性保护监测预警体系,依托在窟区范围内投放的600多个不同类型传感器,实现了莫高窟大环境、洞窟微环境、文物本体、崖体、游客承载量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交互分析。它在及时预警潜在风险的同时,为开展预防性保护提供着可靠的数据支撑。2020年底,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在敦煌研究院投运。
从2013年读研时参与敦煌文物保护工作,到博士毕业后正式加入保护团队,张博已将十余年青春汇入了千年莫高。
借助数字技术,古老敦煌变得妙趣横生。置身莫高窟,拿起手机,身披丝带的九色鹿竟从壁画中“飞身而下”。摸摸它,乖巧的小鹿还会轻扭身体,与人互动。点开手机中的“数字藏经洞”,用户可一键“穿越”至晚唐、北宋、清末等时期,沉浸式体验开凿洞窟、封藏万卷、重现于世等过程。
目前,莫高窟已经完成295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早在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就正式上线,面向全球共享30个洞窟、高清壁画图像和文字解说。数字化在文博领域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应用,也让石窟寺保护研究拥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力量。
石窟寺是我省文物资源的优势和特色,是我省文化遗产的“金色名片”。做好石窟保护管理工作是全省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省积极对标“敦煌质量”,围绕石窟资源价值内涵,在抓基础、强保护、扩利用、促发展等方面狠下功夫,持续强化石窟文物法规建设,加大投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努力推动全省石窟文物资源保护、研究、弘扬平衡发展,在石窟寺系统保护、考古研究、数字化展示、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形成的“中国特色、敦煌经验”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敦煌研究院利用敦煌艺术、丝路文化等独特资源优势,实施文物外展精品工程,连续在丝路沿线10多个国家举办文物外展30多场,积极参加人文交流论坛、中法文明对话会等活动,配合国家重大外交活动在国内外举办多个高端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互办展览、考察交流、联合考古、互派研修生、结对研究、承办援外项目等方式不断拓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物保护领域的交流合作,更好促进民心相通,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五”以来,我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9亿余元,统筹谋划实施莫高窟第27窟壁画彩塑保护修复工程、麦积山石窟栈道安全稳定性勘察评估项目、马蹄寺石窟群数字化保护等100余项石窟寺保护工程。未来,甘肃将继续致力于石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长久地保存和发扬光大。
丝路沿线的敦煌莫高窟、张掖马蹄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宛如一串绚丽多彩的明珠,镶嵌在千里陇原,给这条历史文化长廊增添了许多闪光的亮点。随着此次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的成功举办,甘肃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将不断深入,甘肃石窟文化必将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展现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光义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