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今日聚焦 > 正文
《今日聚焦》——殷殷嘱托何以结出累累硕果

+1

-1

点赞

评论0


穿越时空的殷殷嘱托,道出不变的价值取向,彰显发展的迫切和“人民”二字的分量。思想一以贯之,奋斗驰而不息。

奋进陇原,生机勃发。在43万平方公里的陇原大地,厚道甘味垂下了沉甸甸的穗头,以谦逊的姿态迎接归仓的时刻;在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大型塔吊傲然挺立,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将发展的步伐调整至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在生产车间,创新思维再次闪烁光芒,老工业基地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故事写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崭新篇章......殷殷嘱托激发出的干事创业热情,正在将甘肃的高质量发展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2021年,甘肃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大关;2022年以来,甘肃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增速居全国第2位;2024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已连续10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新气象是干出来的,新局面是拼出来的。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考察,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牢记嘱托,加力奋进,以传统产业“三化”改造为契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方向,甘肃盯准新材料与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发展新赛道,加速高质量发展。

电解铜箔,被称为电子产品信号与电力传输、沟通的“神经网络”,是负极集流体的重要材料,对提高锂电池续航能力起关键作用。作为我省唯一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近年来,金川集团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超前布局,攻破一系列新产品制备关键技术和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助力金昌新能源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原辅材料实现75%以上本地生产。

过去几年,省委 省政府着眼国家战略,立足省情实际,以“强科技”“强工业”行动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盘活存量上,抓牢工业经济的“牛鼻子”,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优势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在提高质量上,下好科技创新的“关键子”,聚焦新材料与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引入增量上,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大力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在增强能量上,着力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富县、文旅名县和生态大县。仅2024年上半年,全省共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项目1121项,总投资8670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327亿元,增长27%;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44.1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增速居全国第三位。

经济建设靠的是一点一滴的辛勤努力,诗意画卷靠的是一笔一画的精心绘制。

本台记者 哈雪琦:八步沙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原名跋步沙,意思是人畜都很难跋涉到的地方。40年前,这里寸草不生,沙丘当时正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南推移,吞噬耕地,威胁家园。那时,治沙六老汉,按下红指印,向漫漫黄沙发起挑战。牢记殷殷嘱托,八步沙林场三代治沙人接续奋斗,2019年以来八步沙林场区域完成固沙造林10.38万亩,栽植苗木1500多万株,完成退化林修复10万亩。

炎炎烈日下,八步沙林场新种的苗木需要倍加呵护,这是八步沙三代治沙人几十年一直在做的事。与爷叔辈不同的是,以郭玺为代表的第三代治沙人驾驶着重型洒水车、大型抱草机等机械护林治沙,大大提高了管护效率。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考察时指出,“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要以“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建设、祁连山生态修复、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2019年至2023年,全省累计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241万亩,沙化土地呈现出面积减少、程度减轻的“双减”态势。

甘肃的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川更加秀美,绿意更加盎然,为国家生态安全筑起了坚实的屏障。

生态美则文旅兴。甘肃以秀美山川吸引人,以热情豪放待人,以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化人,让无限风光与绵长史卷相得益彰,为甘肃文旅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记者 李维宇:进入8月以来,莫高窟连续迎来超大客流,每天6000张正常票已早早售空。为最大限度满足暑期游客参观需要,景区还增加了1.2万张的应急票。这里始终对全世界充满着吸引力。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的首站就选择了敦煌莫高窟。在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保存了近一千四百年,总书记重点察看了这幅壁画。

过去几年,随着《甘肃省石窟寺保护利用规划(2023—2035年)》等政策文件的出台,甘肃文物保护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一项项规划、一道道举措、一笔笔专项经费,为甘肃文化事业夯土筑基,也在为中华文明培根铸魂。敦煌研究院迈出了更大的步子,2022年,全球首个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投入使用;2023年,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上线运行;2024年,“敦煌遗书数据库”建成投用。

发展为要,民生为大。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满怀深情地指出,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过去几年,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全省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全方位就业服务,重视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加快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了民生事业均衡性和可及性。最近几年,甘肃每年的民生支出都占到了财政总支出的80%左右。从菜篮子到钱袋子,从优化教育布局到补齐医疗卫生短板,从完善基础设施到稳就业保民生,持续释放了民生暖意,充分彰显了民生情怀,也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过去几年,甘肃全省牢记嘱托,踔厉奋发致力于经济发展,追赶的步伐越来越快了;致力于以文化人,厚道甘肃的美誉度越来越响了;致力于山川秀美,多彩的颜值越来越靓了;致力于社会和谐,幸福的成色越来越足了。荣光属于每一位奋斗者,属于每一位躬身实干的陇原儿女。让我们勠力同心、接续奋斗,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篇章!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姬 炘

责编:黄昕鹏

主编:王 娟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