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一个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劳务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以劳动力外出就业为标志的劳务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春天,是一年一度劳务输出的黄金时间。这几天,全省各地抢抓时机,开展“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为辖区群众、就业困难人员等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帮助大家解决就业问题。
在陇西县一家劳务公司的线上招聘直播间,主播正在通过网络向大家发布最新用工信息。
春节刚过完,通过这家人力资源公司输转到义乌、青岛等地的务工人员已经超过了三百人。
2022年,这家人力资源公司开始“直播带岗”,这种新的招聘方式,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变化。
直播带岗”让工作岗位触屏可及,也让求职的工人对就业环境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从原来面对面咨询介绍工作岗位,到现在线上“直播带岗”,陇西县的劳务输出工作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方法。陇西县借鉴南方劳务工作的成熟经验,由原来劳务办组织劳务输出工作,转变为现在的劳务办做引导,人力资源公司负责劳务输转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近日,定西市驻青岛劳务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这个工作站建成后,实现了劳务工作走向规范化,也将架起陇西与青岛劳务合作的桥梁。去青岛务工人员出发现场:青岛我来了!
2月1日,陇西通过“点对点”向青岛输转104名劳务工;
2月6日,通过大巴向青岛输送83名劳务工;
2月8日,通过大巴向青岛输送40名劳务工。
东西协作是这几年陇西劳务输出工作的又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渠道。青岛崂山区对口帮扶陇西县,由于同样地处北方,气候和生活习惯差别相对较小,从去年开始,陇西去往青岛打工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为了对用工单位负责,为输转出去的老乡负责,相关领导和劳务公司工作人员会不定期对用工单位进行走访,对职工的工作生活进行慰问。
在陇西县,像这样的就业技能培训每年会举办很多场,涉及烹饪、电工、挖掘机、家政等专业。随着企业对用工人员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大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就业机会和劳务收入的多少,由以前组织农民工去外地摘棉花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到现在先培训再输送有技术的工人,劳务输出工作也在发生着质的转变。
有人选择外出挣钱,也有人选择留在家乡创业。
汪有明是陇西县晨鑫源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2009年南昌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他选择在宁波雅戈尔公司上班。经过几年的学习他看到了纺织业巨大的商机,2017年,他回到老家陇西,在县城建起了这个就业工厂,主要从事订单服装加工。
汪有明的就业工厂吸纳的大多是县城的陪读妈妈、留守妇女和一些年龄偏大外出不好找工作的人群,家门口的就业工厂也给想找工作的人多了一种选择。李莉莉和爱人一起在浙江打工十几年,为了照顾两个孩子上学,李莉莉今年不得不放弃工作回到老家,现在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在就业工厂上班。
2月3日,甘肃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省内就近就业的脱贫劳动力按每人不超过300元的标准分档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同时,广泛开展“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全面摸清劳动者培训需求,建立“培训意向清单”和“市场需求清单”两张清单,根据摸底掌握的培训需求,采取订单式、嵌入式、项目制培训,并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一系列利好政策,让劳务输转工作带给大家更多红利。
陇西县把劳务输出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创新劳务输出路子,组织群众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就业,确保务工群众稳定增收。在此基础上,他们双向发力,既向发达地区输出劳动力学技术、增收入、见世面,又支持能人返乡以创业带动就业,助推劳务经济发展。劳务输出和返乡创业相结合,陇西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劳务经济之路。
来源: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
编辑:何思哲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