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各类矛盾问题纷繁复杂。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基层治理,如何做到收集问题更全面、解决问题更及时?我省各地各基层单位创新方式方法,以人性化服务体现精细化治理,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
位于兰州市西固区的机械化小区、塑料三厂小区和社区院小区均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三个老旧小区都存在公共活动区域小、物业管理松散、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问题。去年,小区居民将这些问题反映到了“小兰帮办”APP“我要报事”平台。没多久,街道、社区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在居民“意愿清单”的基础上,对这里进行了“三院合一”改造。现如今,院子里不仅有彩虹步道、健身器材,还有红色物业口袋公园。大院旧貌换新颜,居住更舒心。
“有事找小兰”,兰州群众耳熟能详。“小兰帮办”是兰州市开发的一款群众办事小程序。去年以来,兰州市在线上将“小兰帮办”与各类解纷渠道和平台互联,升级为集纠纷管理、预警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矛盾纠纷化解系统。通过“我要报事”“我有话说”等模块,群众日均报事量达到5000件次,并公开办理进度,让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评价,矛盾纠纷化解办理时间平均缩短2.5天。
自2020年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以来,兰州市积极探索“大数据+网格化+群众路线”社会治理机制,用科技赋能基层治理。依托“小兰帮办”,兰州市将综治中心迭代升级为小兰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中心设置群众接待、热线服务、会商研判等8大功能区,累计办理问题事件139万多件。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三色管控”,调度处置逾期交房、拆迁安置、劳资欠薪等领域较大涉稳矛盾隐患1973件,做到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推动基层治理更加精细、智能、高效。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从小处着想,从细微处着手。近日,金昌市民杨旸路过一处建筑工地时,发现有建筑垃圾堆放在施工围挡之外,便将这一问题拍下来传到了“文明金川随手拍”平台。半小时后,她就在平台上看到了“整改已完成”的答复,并在微信上获得了1元奖励红包。
以随手志愿,筑文明之城。“文明金川随手拍”微信小程序采用文字描述、拍照上传和GPS定位相结合的投诉方式,让市民可以直观、精准、全面地反映城市环境问题,相关问题会直接流转至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置反馈。
金昌市创新开展以“问题随手拍、垃圾随手捡、文明随手做”为核心内容的“三随”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带动广大市民自觉树立“主角”意识,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文明城市创建,共同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城市环境。“三随”主题实践活动依托12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为市民提供便民服务以及志愿服务工具,倡导每位市民都可以在闲暇时间开展志愿服务并自主记录时长。生活在金川区广州路的退休老人龙连聚每天都会约上几位老朋友,准时来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换上红马甲,拿好卫生工具,在转悠的同时把看到的垃圾随时捡拾干净。
处处可志愿、人人能参与。“三随”活动让市民在举手之劳的小事和“随时随地的志愿”中主动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截至目前,金昌市参与“三随”活动中的市民达到10万人次,覆盖了各行业领域。
创新社会治理,要塑造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嘉峪关市明珠社区,社区网格员来到居民家中入户走访,了解居民的难点问题,实地查看问题所在,探讨解决办法。
紧盯影响居民日常幸福感的身边小事,嘉峪关市明珠社区依托数字政务平台,有效利用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发挥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推动高频事项“一站式”办理,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便捷的政务服务。
嘉峪关市在社会治理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紧紧围绕网格提效、社区提档、乡村提振、物业提标、数字提速、自治提升、创稳提级和文明提质“八大行动”,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了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让社会治理更加贴近群众、更多惠及民生。
今年以来,我省全面推进基层治理水平,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了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着眼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创新成果,为推动甘肃省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积极探索。
不断升级优化的“小兰帮办”,让群众办事省心省力;金昌“三随”主题实践活动,让城市治理成随手之劳;嘉峪关落实落细网格化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解决了“关键小事”……我省各地基层单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听民意、察民情,找准“小切口”,做优“微治理”,撬动“大幸福”,不断推进基层治理和服务效能大提升。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窦维娟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监制:杨柱周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