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甘肃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新闻发布会在兰州举行。甘肃省应急管理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林草局和气象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据甘肃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张晓博介绍,此次普查工作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我省各级、各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面完成了各项普查任务。
全省完成主要自然灾害致灾因子调查、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灾情调查、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重点隐患调查等主体调查。其中,应急管理部门完成公共服务设施,危险化学品、煤矿和非煤矿山等重点企业,综合减灾资源(能力),1978-2020年年度自然灾害灾情,1949-2020年重大历史自然灾害等内外业数据调查;自然资源部门完成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生态环境部门完成重点核设施调查;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完成城乡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交通运输部门完成公路调查;水利部门完成洪水灾害致灾调查,干旱致灾调查以及水库(水电站)、水闸工程、堤防工程等洪水灾害隐患调查;林业部门完成森林可燃物标准地调查,森林可燃物大样地调查以及县级野外火源、历史火灾、减灾能力调查;气象部门完成采集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地震部门完成全省1:5万活动断层;1:25万地震构造资料收集及图件编制,收集入库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钻孔资料。调查成果累计采集录入数据1020多万条,形成了数据集和相关图件。
同时,完成省市县三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建成了甘肃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涵盖致灾、承灾、减灾、灾情等灾害风险全要素,实现了省级数据采集、汇交和共享应用等功能,同步实现了与国家数据库的互联互通。
聚焦各行业部门业务发展,将普查数据应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防洪规划以及防火规划等,提升规划方案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普查成果应用于公路沿线灾害防治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和治理工程、水旱灾害防御、火灾预警、气象服务综合制作分布平台建立与完善、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能力提升等工作,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普查成果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效。指导永靖县开展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系统建设、指导兰州新区开展普查成果管理及应用平台建设,实现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化服务;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首次编制完成甘肃电网设备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标准,开发电网设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警功能系统。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一张图”,实现13类自然灾害风险早期识别、自然灾害评估分析与预警。
据悉,此次普查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下一步,各相关部门将启动风险数据常态化更新,继续做好普查成果深度应用工作。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记者:窦维娟
编辑:贾 若
责编:王学睿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