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看甘肃 > 正文
【短视频】马东洋:追风筝的人

+1

-1

收藏

评论0



“这是小狗风筝,这个是蛇,这个是燕鱼……”3月22日,在城关镇安置小区马东洋家中,一大捆风筝放在沙发上,马东洋正小心翼翼地从保护套内拿出风筝,细细地向大家介绍。家中的40多个风筝都是他利用闲暇时间制作的,最让马东洋满意的,当属自己精心制作的龙风筝。

龙头是整个龙风筝的灵魂,红色毛线球做成龙须,泡沫块做成龙牙,龙眼甚至可以随风转动,整个龙头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做龙头要先用玻璃钢杆扎出龙头的轮廓,用软纸糊一遍,再用绢纸重新粘贴,最后根据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和自己的喜好进行绘画。”马东洋拿着龙头兴致勃勃地介绍着。


龙头做好后,要对龙身的制作进行整体构思,首先确定龙身的颜色和升力片的数量。“太小了不好飞,太大了拉不住。以前用的是竹竿,竹竿好找省钱,但是一旦温度、湿度发生变化时容易变形,变形后风筝无法飞行,现在采用的是玻璃钢杆,用胶水粘牢。”马东洋说,升力片的作用至关重要,它的直径一般是30厘米,数量是8或者10的倍数,升力片上的横杆长度是升力片直径的5倍,横杆上要粘上鸡毛,可以在风筝起飞后保持龙身的平衡和稳定,最后要用三根线等距连接升力片完整接起整个龙身。

一卷卷五颜六色的风筝布摆放在架子上,刷子、剪刀、刀片等工具一应俱全,制作这个18米长的龙风筝,马东洋累计花费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自1985年以来,马东洋一直在永昌一中教授初中物理,直到2008年退休。“一开始看别人玩很喜欢,从小就喜欢这个东西,我喜欢动手,风筝和我后来成为物理老师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它里面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平衡、流速、风速等都有关系。”马东洋把做风筝当成了自己的爱好,甚至成为他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风筝起飞需要2个人分工协作,一个人背着风筝轮、牵引龙头,另一个人扶好龙身,待风起时,一边放线,一边往后跑。

“做风筝可以打发时间,做好一个风筝,放起来时特别有成就感,心情很舒畅。”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看着在广场上奔跑的马东洋,很难想象他是一位81岁的老人。因为热爱而坚持,看着自己的风筝在天空中翱翔,马东洋的眼角眉梢都是喜悦,他把爱好当作一项事业,成了大家眼中那个追风筝的人。

(记者 鲁娜琳 杨思宇)


来源:永昌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晓含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