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新闻晚高峰 > 正文
【短视频】记者观察:甘肃稳产增收的底气从何而来?

+1

-1

收藏

评论0


眼下,我省秋粮收获进入尾声。记者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全省粮食生产总体呈现面积增、单产平、总产略有增加的态势,有望再获丰收。我省农业生产稳产增收的底气从何而来?来看报道

近年来,我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张掖市民乐县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0.55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39.38万亩,通过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让中低产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省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510万亩,经测产,高标准农田亩均增产9%,节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今年,在河西走廊部分地方推广的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小麦种植技术,通过合理高效配置水资源,达到抗旱稳产的目的。

良种培育也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机收结束后,天水市农科所对今年试验种植的三十余种马铃薯、甘薯进行品鉴,对表现较为优良的品种将在实验室鉴定后,进行推广种植。今年,天水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现阶段已选育出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20号,引进推广国内外马铃薯新品种20多个,并集成示范了多项栽培技术。

此外,甘肃还探索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向非耕地资源要食物。连日来,在张掖一家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串番茄,准备运往东部沿海地区,年销售额可达两亿元,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良田、良种稳住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旱作农业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提升了农业生产的量和质;向非耕地资源“要食物”的探索,拓宽了农业生产空间领域。这些都是甘肃农业生产稳产增收的底气。

甘肃台综合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张雅洁 周景峰 宁永学张掖融媒 王馨 张德杰 何长凯 王凯 魏莲   天水融媒 柴琪 张敏 郑添冰 赵军霞 崔柏漩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   璐

责编:王学睿

主编:毛丽娟

监制:杨柱周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