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黄河守艺人】闫克元:择一事终一生

+1

-1

点赞

评论0

7月1日,在龙江文化站二楼,汉中龙江龙舞道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龙江文化站原站长闫克元在指导布置龙江龙舞文化展陈馆。

龙江文化站展示的草龙龙头。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座以展陈龙江龙舞道具为主体、以传播龙江龙舞文化为目的,集文化保护、科普展览、研学教育、艺术美育于一体的现代化专题文化展陈馆。”闫克元告诉记者,预计今年内,该展陈馆就可以向公众开放。

汉中龙江龙舞道具制作技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龙江文化站内设有展示龙江龙舞道具的功能室,但建一座专题文化展陈馆一直是闫克元的心愿。如今,心愿即将达成,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和龙江龙舞的情分又加深了一层。

闫克元和龙江龙舞的缘分始于40多年前。1981年,在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缺少经费的背景下,龙江文化站成立了。26岁的闫克元“临危受命”担任文化站站长。他是当时文化站唯一的成员,被大家戏称为“光杆司令”。

之后的10多年,闫克元一头埋在文化站的建设中,房屋受损他自己修,缺少经费他自己挣。干过街头理发、给学生拍过毕业照、开过溜冰场……只要能挣钱,他什么苦都愿意吃。

温饱问题逐渐解决,如何更好地开展文化活动是又一挑战。闫克元将目光锁定当地传统民俗文化——龙江龙舞。

龙江龙舞在当地有600多年的历史,经历过辉煌,也一度濒临失传。为了重拾龙江龙舞道具制作技艺,闫克元多方寻访,上门请教会制作龙舞道具和会表演龙舞的老人。老人说,闫克元记。就这样,他整理出了一些关于龙江龙舞的研究报告、照片、录像等资料。

2014年,在闫克元的努力坚持和政府的支持下,龙江文化站新修建了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及文化活动场所。2021年,龙江街道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如今,闫克元虽已退休,但依然为传承龙江龙舞忙碌着。他说:“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我肩负传承和发展龙江龙舞道具制作技艺的重任。我要继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不遗余力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把龙江龙舞文化做大、做强,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记者手记|震撼与感动

龙江文化站最热闹的时候要数每年的小年。今年2月2日,记者曾参加当地举办的“盛世龙腾兴天汉 汉风古韵过大年”龙舞非遗巡游活动,感受了20余条“游龙”在欢快的锣鼓声中上下翻飞带来的震撼,体会到了什么是“龙行龘龘”,也被那精妙的表演所感动。

7月1日,记者再次走进龙江文化站,通过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对汉中龙江龙舞道具制作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又一次被龙江人和龙之间传承千百年的故事所感动。

龙舞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

龙舞的出现完美契合了龙江人的性格。从第一个龙江人做出第一条龙江龙起,龙江人就一代代传承,舞动着那条龙,祈求甘霖降临,祈盼洪水退去,表达丰收的喜悦。龙江人对龙舞的感情只有他们最清楚,因为那是血脉中的记忆。

如今,龙江街道的21个村和社区都有自己的舞龙队,龙江文化站更是集结了各村最优秀的表演者和道具制作者。经过大家多年的努力,汉中龙江龙舞道具制作技艺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来源:起点新闻

编辑:窦维娟

责编:王学睿

主编:毛丽娟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