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看甘肃 > 正文
崆峒区:牛产业“犇”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1

-1

收藏

评论0

近年来,白庙乡按照储牛于户、繁育并举、创牌增效、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持续扩规模、破难题、抓龙头、活市场,将牛产业作为振兴经济、富民兴村的新引擎,不断放大优势、补齐短板,鼓牛气、使牛劲、干牛事,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牛路子。

谋定思路,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白庙乡坚持“小规模,大群体”分户饲养的发展思路,创新推行“专业合作社+分散规模养殖+农户”、“集中养殖小区”等模式,积极培育本土龙头合作社及养殖小区,以“全国一村一品”红牛养殖示范村柴寺村为重点发展区域,小秦村、小陈村2个千头肉牛养殖村为主体,辐射带动白庙乡牛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现有50头以上养牛大户3户,30头以上19户,10头以上192户,5头以上661户,白庙乡年饲养总量1.7万头以上。

选优引强,培育产业发展领头雁。白庙乡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在培训引领上持续下苦功,组办养殖培训班16期,累计参加培训人数达1600余人,培育出、牛产业致富带头人54户,通过“1+3+N”帮带模式,以1个牛产业致富带头人定点帮带3户5-10头养牛大户,每1名养牛大户联系帮带N个有意愿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的农户,通过手把手的教,点对点的带,帮助群众解决肉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疑虑,进一步提高了农户肉牛饲养管理水平。

政策扶持,夯实产业发展定心石。依托小额信贷、富民贷、农商行信用贷款等多项惠民政策,千方百计为养殖户降成本、提品质、谋销路,进一步提高养殖户抗风险能力,提振养殖户产业发展信心,累计扶持新建暖棚牛舍166座,落实各类奖励补助资金527万元,协调产业发展贷款2256万元,帮助192户脱贫户发展畜牧养殖产业,让群众切身享受到政策扶持红利。

延链补链,铺就产业发展快车道。积极探索以草育畜,以肥养草的农牧业循环新模式,通过冻良改配,饲草青贮、粪污还田等多种途径,持续加大良种繁育、短期育肥等先进技术推广运用,推广秸秆青贮、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带动白庙乡年种植饲用玉米、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1.3万余亩,完成青贮饲草2.9万吨以上,打造出了一条“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绿色发展”的肉牛产业发展链。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哈骥州

崆峒区融媒体中心:兰雪荣  通讯员:兰丰


来源:崆峒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赵怡雯

责编:许玲芳

主编:王 娟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