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看甘肃 > 正文
法律三农“大篷车”,助力振兴好“枫”景

+1

-1

收藏

评论0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近年来,永昌县人民法院西河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职责定位,坚持党建引领,创建“三农法律大篷车”品牌,构建“三网”一体(矛盾预防网、多元化解网、司法惠农网)工作格局,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民法庭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坚持关口前移,铺设矛盾预防“网”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是“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的工作目标,近年来,西河法庭注重发动和依靠群众,在联动基层上做文章,先后在辖区新城子镇、红山窑镇25个村设立“法官联系点”,和多个村签订了“无讼乡村共建协议”,联系法官与联系村密切对接,坚持定期主动深入村内开展“一讲一册一行动”活动,进行矛盾摸排、法治宣传、说法评事等活动,通过“以案释法”“引导解纷”等方式激活基层解纷力量,切实织起矛盾纠纷预防网。同时,联系村在调化矛盾纠纷时及时告知联系法官,让法官在矛盾“萌芽”时介入,将其“消于未然”,近三年来,西河法庭辖区“法官联系点”共指导调化各类矛盾纠纷213件,真正实现了就地解决群众矛盾。

深化诉调对接,铺设多元化解“网”

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是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的重要路径,法庭既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也是地方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近年来,西河法庭针对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需求,设立特邀调解工作室、诉调对接工作室,推动矛盾纠纷诉前分流,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解纷选择,2022年以来,法庭累积实现诉前分流案件240件、调解成功85件,诉前调解分流率达34%。同时,在案件办理中,法庭主动与驻地乡镇派出所、司法所、村“两委”等部门单位对接联系,把矛盾化解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针对不同类型案件分别邀请基层干部、人民调解员、乡贤等基层力量参与调解,发挥他们熟悉地方习俗、生活习惯、社情民意的优势,以情、理、法有机融合,及时有效化解矛盾。

2023年,永昌县红山窑镇河沿子村六社、七社37户农户与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某合作社发生纠纷,正值春耕关键时刻,双方矛盾让春耕陷入了困境。闻讯,西河法庭及时派员到河沿子村委会了解情况,在明晰了双方矛盾焦点后,联系红山窑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共同到场,经过各方轮番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纠纷双方最终解开心结,达成一致意见,使得一次涉众矛盾成功化解在了萌芽,既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也有力维护了基层的稳定和谐。

党建引领赋能,铺设司法惠农“网”

“司法兴农、司法便农、司法护农”是长期以来西河法庭坚持的理念,2021年法庭所属第七党支部以“服务三农零距离”为目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设“三农法律大篷车”支部党建品牌,针对每年春秋两季的农业生产关键期,开辟“涉农案件绿色通道”,根据农民生产作业规律开展“田间法庭”“村口法庭”等审判方式,以“上门服务”“巡回审判”的贴心司法,快速化解涉农纠纷,不误农时农事,有效服务保障辖区现代化农业发展。

“感谢、感谢,真没想到待在自己家里就能把事情处理了,我正为孩子交学费的事发愁呢,真是太感谢了”,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的原告田某激动的说道。原来,田某在为陈某提供劳务时受伤,两人因赔偿问题多次协商,但始终对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意见,2023年4月案件诉至法庭,因原告田某受伤行动不便,西河法庭办案法官决定将巡回法庭搬入田某家中,并通知被告陈某前往,在田某家的小院里,随着法官而来的还有田某邻里的数十名群众,法官认真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后,组织二人现场调解,以拉家常方式引导双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经过长达3个小时的释法说理,双方态度都有所缓和,陈某对给田某造成的损害深感抱歉,表示愿意赔偿,田某也念及多年邻里情分在赔偿款上作出让步,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当场履行。随后,办案法官就以该案为引子,向围观群众就外出务工中如何防范法律风险做了讲解,生动、直观的庭审现场,与庭审后的普法说理自然衔接,似和煦春风,让群众更直接的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也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


来源:永昌县人民法院

编辑:张晓含

责编:王学睿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