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之一,庆阳市以“东数西算”工程为牵引,全力构建绿色算力生态与数字经济人才高地,从政策创新到精准培训,从校企联动到产才融合,以“数”为媒,书写新时代人才强省的崭新篇章。
一大早,在庆阳西峰数字服务就业中心,一场关于数据标注师岗位的面试即将开始,这已经是这家企业三月份进行的第二批面试。
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近年来,庆阳市积极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建成机架数量超过3.1万架,算力规模突破5万P,并招引了三百多户企业落户庆阳。然而,在这座西部算力之城拔节生长的同时,专业人才供给的“剪刀差”也日益凸显。
数字经济引领未来,那么人才资源就是抢占未来的焦点。如何破解数字型人才缺乏这一当务之急?2024年,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庆阳市与来自山东的招商引资企业庆阳市惠翔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在西峰区、环县、镇原县建成三个数字就业中心,在解决高校毕业生、闲置劳动力人口就业的同时,进行数字经济人才培养。
00后马琳涛自去年大学毕业后便来到西峰数字服务就业中心工作,因为业务能力突出,如今的他成为了数据标注小组的组长。
激活新业态,创造新需求。庆阳市坚持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积极培育壮大电子商务、人工智能训练等新兴产业以“政府搭台+企业运营”新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帮助企业建设成本降低40%,运营效率提升60%。不仅是企业,在庆阳,高校也是产业人才培养主力军。依托“东数西算”,庆阳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引导下,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因势利导开设了无人机专业,并联合科技企业打造了全市第一个无人机人才培养基地。
燕小勇所教授的中型多旋翼超视距驾驶证,通常用于货运、测绘、应急救援等场景,与一般的轻型无人机飞行相比难度更高。
通过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引进培养专业教师,建立无人机社团、无人机室内实训基地、通用航空模拟实训中心等措施,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为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行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达到300余人次。
围绕数字经济和低空经济,庆阳市依托庆阳职业技术学院、陇东学院,支持中国移动、百度、金山云等龙头企业设立培训中心,构建“院校+企业+基地”的多元培训网络。同时,以大型赛事为牵引,以赛促创,持续打造新兴产业人才发展新高地。2024年,庆阳市成功举办了甘肃省“东数西算”创业创新大赛,吸引了全省103家企业和高校参与。
不仅要培养本地“生力军”,更要引进外来的“好苗子”。作为庆阳市的引进人才,卢娴雅于2023年顺利入职庆阳东数西算产业管委会,负责与“东数西算”招商引资企业的沟通协调工作。
人才引进来,更要留得住。这些年,庆阳市开通全国首趟数字经济人才专列,为跨省人才提供交通补助和“一站式”交通服务;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分5 年发放10万至20万元住房补贴。
从政策到平台,从培训到就业,从“被动输血”到“主动造血”,庆阳市数字经济产业生态链日益完善。截至目前,庆阳市已累计对接数字经济企业4171户、签约1048户、落地371家,累计认定数字技能人才431人,建成7家创业孵化平台、10家零工市场,吸引15万人投身数字经济产业。
数字浪潮奔涌向西,庆阳不再仅是机架林立的算力枢纽,更是一座以人才为内核的生态试验场,让青年在代码与云端间定义职业未来。在“数字丝绸之路”的坐标系中,庆阳正在这个算力狂飙的时代,让技术落地生根,深挖数据流淌出的黄金价值。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杨 丹
责编:王学睿
主编:丁守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视听甘肃客户端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视听甘肃客户端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广电总台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