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不仅是祖国西部的生态长城,更是国家安全的战略支点。作为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核心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甘肃以生态屏障护山河无恙,以文化根脉铸自信之魂,以民生共治固发展之基。本期节目带您深入陇原大地,看这片热土如何以“国之大者”的担当,在守护国家安全中书写新时代的甘肃答卷。
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甘肃人民的深情牵挂、对甘肃发展的格外关心、对甘肃工作的高度重视。
对于陇原山川,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赞叹道,“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面,整个地理形势宛如一柄玉如意。”
对于甘肃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真挚感慨道,“甘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对于这里的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生为大、民生为要”,要“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筑牢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基础”。
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既饱含深情,又充满期待,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总体国家安全建设谋篇布局、把脉定向。
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甘肃作为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核心区,肩负黄河、长江上游水源涵养重任,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近年来,甘肃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以一域之安全服务保障大局之安全,坚决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铸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甘肃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如今的陇原大地,雪山与黄河共舞,绿水与青山相伴,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祁连山作为阻挡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的生态长城,2023年保护考核获评“优秀”。雪豹、白唇鹿、蓝马鸡等珍稀物种数量较2014年提升15%~20%。新物种频频现身,“老朋友”繁衍壮大,印证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显著成效。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给予“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充分肯定。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八步沙“六老汉”三代治沙人扼紧风沙口,当代愚公半个世纪筑起绿色长城:30.6万亩造林治沙使植被覆盖率从3%跃升至75%,建成南北10公里防风固沙带。
甘肃省2021—2023年累计完成国土绿化2973万亩,沙化治理853万亩,国土绿化面积“三连增”,连续两年全国排名第二。
作为黄河上游关键屏障,甘肃率先实施《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构建“1+N+X”政策体系,推进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协同治理。2024年黄河干流出境水质连续九年保持Ⅱ类标准,98.2%流域水质优良,“黄河之滨也很美”成为甘肃生态治理的金色名片。
巍巍祁连,茫茫戈壁,千里陇原黄河奔涌,甘肃正用如椽巨笔,在祖国西陲勾勒出一道横亘苍穹的生态丰碑,守护着华夏大地的呼吸与心跳。
一个民族最深沉的基因图谱,都镌刻在其文化内核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敦煌文化是甘肃的文化自信高地,既塑世界遗产保护典范与敦煌学高地,更筑丝路文明根脉守护屏障。敦煌研究院以科技赋能文物保护,建成全球最大敦煌文献数据库,完成295个洞窟壁画数字化采集、45身彩塑三维重建。2024年斥资2376万元追索海外文物影像10万张,让流失百年的文化瑰宝“数字回归”。
甘肃将麦积山、炳灵寺、北石窟寺统归敦煌研究院管理,敦煌研究院成为世界最大的文物保护单位。2025年,甘肃将推出《数字敦煌》多语种国际版,并赴日本、哥伦比亚等地举办敦煌文化巡展,以“数字展陈+学术对话”推动中华文化全球传播。敦煌研究院与30余家国际机构达成数字资源共享,6500余份藏经洞文献成为与世界文明对话的纽带。丝绸之路国际文博会推动敦煌从“地理坐标”升级为“文化IP”,向世界讲述中华文明的开放与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甘肃省委、省政府主动创安、创稳,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实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以系统治理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让布楞沟村借力多元产业实现“穷山沟”向“振兴样板”的蝶变,黄花滩富民新村以生态移民书写“搬得出”到“兴业旺”的时代答卷。
党的二十大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生态“高颜值”和经济“高质量”的双重答卷。
从祁连山脉到黄河之滨,从赓续文脉到全民行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陇原大地正以独特的生态、文化特色和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势头,描绘出一幅新时代主动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美丽画卷!
祁连山的雪水滋养着发展的脉搏,敦煌的壁画辉映着文明的星河。甘肃,正以生态为盾、以文化为剑、以民心为锚,在国家安全的大局中扛起“西部门户”的使命。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国家安全,始于山河,系于文明,成于民心。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钟姊姣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版权声明
1.本文为视听甘肃客户端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视听甘肃客户端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广电总台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