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过家家”, 文创界刮起属于甘肃的“最炫民族风”。
复活”的敦煌壁画,让你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
一条丝绸之路,浓缩了古老中华文明的精华,彰显了甘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文化大省,甘肃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政策,完善产业发展机制,推进文化与科技、旅游、创意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从爆火的“文创”产品到科技感满满的沉浸式演出,相关话题不断“破圈”,人气满满。
从2015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不断研发各类文创产品,以铜奔马为原型的文创IP也频频火出圈。如今,甘肃省博物馆继续抓住流量热度,推出以天水麻辣烫、定西土豆、兰州砂锅等本土食材为灵感创作的“甘肃不土特产”系列产品陆续上线。在这里,工作人员“一本正经”地为顾客烹煮“毛绒砂锅”,这种像“过家家”一样的互动模式也让顾客的情绪价值瞬时拉满。
为什么甘博文创团队能够抓住流量热点,持续创新?一方面来源于博物馆自身平台的权威性和文化的厚重感;另一方面,来自于团队的全产业链运作,从创意开发、设计、生产到销售,都是由自己完成。
每一件文创产品背后都对应一件文物或甘肃特产,毛绒化的文创拉近了人与文物的距离,让他们在轻松惬意中了解文化。甘肃省博物馆的大胆创新为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文化也真正由“精神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
新体验、新玩法催生出甘肃文旅市场消费的新业态,这也是近年来甘肃文旅蓬勃发展的“缩影”。
《乐动敦煌》溯源敦煌文化,借助对莫高窟壁画、藏经洞古籍的深度解读梳理,活化敦煌古乐器、古乐谱研发成果,采用全息投影、3D、威亚等高科技手段,以全沉浸式的呈现方式,演绎了西域少年白歆追寻艺术的动人故事。
说起敦煌舞,它的源头是《丝路花雨》。45年间,《丝路花雨》走出敦煌,走向世界,先后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近4000场,所到之处无不刮起一阵“敦煌风”。进入新时代,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如何让敦煌舞艺术与当代审美相契合,实现长远发展?《乐动敦煌》由此应运而生。
一部剧既叫好,又叫座,须具备“思想精深、艺术性强、制作精美、市场精准”四要素。《乐动敦煌》以“演艺+科技”的沉浸式演出和360度的场域设计,在增加演员与观众互动性的同时,也为走向广阔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乐动敦煌》剧目演出的成功是甘肃演艺集团坚持立破并举,全面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的成功典范,而好的人才队伍,也是《乐动敦煌》能够长远发展的保证。王晶晶是《乐动敦煌》中飞纱飞天的扮演者,飞纱飞天需要很高的表演技巧,每次与纱的完美结合都需要经过成千上百次的练习。
在剧团开启常态化演出之后,演出急剧增多,有时最多一天演出十场。主演李鹏和所有演员一样,在日复一日的刻苦排练和一次次的舞台表演中,怀着对舞蹈的赤忱和热爱不断坚持,持续激活着这部经典作品的艺术生命力。
除了沉浸式剧场外,《乐动敦煌》还融合了丝路非遗文化、演艺、餐饮、研学、文创等多个领域,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文旅综合体,让游客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让文化热爱与消费承接有机融合。
甘肃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富集,丝绸之路横穿甘肃1000多公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7处,有着除海洋和岛礁以外的所有地形地貌。进入新时代,甘肃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文旅产业不断向深挖掘文化厚度,向“新”打造文旅新赛道。
无论是火‘出圈’的甘肃省博文创产品,还是让人身临其境的“乐动敦煌”,关键都是守住“文”进而推动“创”,从而打造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品牌。甘肃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只要我们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再下功夫,在文创产业铸链延链上集中发力,相信未来这柄镶嵌在祖国辽阔版图中的“玉如意”,将会焕发出更为耀眼的光彩。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钟姊姣
责编:王学睿
主编:王 娟
版权声明
1.本文为视听甘肃客户端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视听甘肃客户端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广电总台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