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季花开”到“四季产业”,赏花经济如何写好“春天的故事”?
当“流量”与“留量”的博弈愈演愈烈,如何让“颜值经济”蜕变为“价值经济”?
春风点染陇原,繁花织就锦绣。从灼灼桃林到漫野金浪,甘肃以“花”为纽带,铺展农文旅融合的振兴画卷。从传统赏花到“吃花、用花、玩花”,一季芳菲延伸为四季产业,让花海变商海、颜值创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超越季节的生命力。
随着春风的轻抚,万物复苏,天水秦安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桃花盛宴。在秦安县刘坪镇秦洼桃花堡景区,万亩桃花竞相绽放,如云似霞,美不胜收。游客们徜徉在桃花林中,拍照留念,驻足赏景,在浪漫的花海中邂逅诗与远方,尽情享受这份春日的美好。
在桃花会期间,一系列以桃花为主题的特色文创产品展销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精美的桃花手工艺品、创意十足的桃花主题饰品、特色汉服体验活动层出不穷,让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秦安的风土人情,为秦安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桃花会的热闹氛围中,杨坪村的果农杨浩平也迎来了他的“春天”。他种了四亩多地桃树,在农闲时间,杨浩平通过手工采摘野生山桃核,串制成文玩手串,作为自己的副业。
秦安桃花会以花为媒,不仅让游客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全方位展示秦安独特的魅力和活力,强力拉动了秦安的春日经济。正在闹春的桃花会,将生态“颜值”转化为发展“价值”,进一步提升了秦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从“风景”向“场景”转变,增加更多的生活元素,打造沉浸式体验,能满足游客复合体验的需求,从而让“流量”变“留量”,“打卡”变“刷卡”。
春风和煦,草木蔓发,田野间漫山桃花灼灼,城市里四处花枝招展:迎春花灿灿金黄,玉兰花娇艳枝头,腊梅含苞待放……春风一吹,淡淡花香随风摇荡,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拍照,分享这春日的天水美景。
天气逐渐回暖,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春意,繁花似锦,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为城市添上了一抹独特的色彩,独居现代感的诗情画意。
近年来,天水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空间。深挖农文旅融合资源,借助天水麻辣烫金字招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林果产业与文化旅游巧妙结合,从赏桃花到品蜜桃,从采摘体验到花牛苹果红遍全国,从麻辣烫飘香万里到麦积山小沙弥一笑千年,游天水从“春日赏花”游向“四季繁华”。
以花为媒,升级“花样”、拓展“花边”、补强“花链”,全省各地通过打造融观赏游玩、生态休闲、采摘体验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赏花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激活消费潜力。
漫步黄河之滨,兰州迎春花、连翘竞相绽放,勾勒出生动的春日画卷。市民游客赏花拍照,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春天带火的还有“鲜花经济”。兰州芳草园花卉市场?汇集了鲜花、生态绿植、盆景、盆栽、多肉等多种花卉,不仅品种齐全、价格亲民。带着对于春日的美好向往,市民们纷纷涌入这里,选一盆心仪的花卉,期待把春天更久地留在身边里。
以花为媒、以节促旅,将“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春日正好,走进陇南市武都区角弓镇,6000余亩油菜花肆意铺展,像是为大地披上了金色盛装。花朵在暖阳下闪烁光芒,花香在空气中沁人心脾。金黄的花海在湛蓝的天空下构成了一幅田园风光画,吸引众多游客沉醉其中。
为了大力发展“赏花经济”,当地还通过举办油菜花节不断提升角弓镇油菜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日均超1.5万游客走进角弓镇,让"颜值"变为了"产值"。
花海旁的草莓大棚里,红艳艳的果实挂满枝头,体验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周边的农家乐也热闹非凡,游客们在赏花之余,还能享受美食和采摘的乐趣。花海带来的"流量"直接转化成了周边产业的“留量”,这为当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源和实实在在的收益。
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我省各地抢抓春日好时机,打造特色IP,吸引游客从春日赏花,开启“如意甘肃 畅享丝路”的文化之旅。
从“一季花开”到“四季产业”,陇原大地以花为媒,一场从“颜值经济”到“价值经济”的蜕变正在发生。当生态“颜值”与产业“价值”深度交融,黄土高原的“花样经济”正以超越季节的生命力,让乡村留住财富,让游客带走诗意,更让每一季的陇原春色,成为富民增收的永恒风景。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姬 炘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版权声明
1.本文为视听甘肃客户端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视听甘肃客户端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广电总台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