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看甘肃 > 正文
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丨多彩非遗“秀”出甘肃范儿

+1

-1

收藏

评论0

绿马玩偶、临夏葫芦雕刻、河州泥塑、天水竹雕......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上,我省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琳琅满目,集中展现了我省多姿多彩的非遗文化魅力,“吸睛”又有“范儿”。

河州泥塑《如意甘肃 西北秧歌》。

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甘肃主题馆内,一组来自河州泥塑非遗传承人常天平师徒的作品《如意甘肃 西北秧歌》格外显眼,参观者总会在展台前停下脚步,啧啧称赞,细细询问。有人感叹,何以如此生动逼真。有人好奇,它是怎么搬运至此的。还有人想要合作。刘先生在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做景区管理工作,他就很想把常天平的泥塑作品引入景区。“一看就知道这位老师功夫下得很深,作品很有生活气息,这就是下了功夫的。我们单位原来采购过类似的泥塑作品,大概有几万个这样的小泥塑,现在我们觉得这种更好、更生动,想更换一下。”

常天平(左一)和参观者深入交流。

《如意甘肃 西北秧歌》长6米、宽2.4米,雕刻了108个人物,这是常天平特意为参加本届文博会创作的,作品反映的是陇原儿女在丰收之后,满怀喜悦,载歌载舞的场景。常天平想通过这件作品,向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示西北人豪迈质朴的精气神。几天下来,常天平从他们欣喜的眼神、频繁的询问,以及国际友人细细品鉴的神态中,看到了大家对自己泥塑艺术的喜爱,这让他很开心。“一些国外友人,尽管我们语言不通,但是从他们拿着手机一个劲拍,以及他们脸上的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他们读懂了我的艺术的语言。所以我觉得这件作品是来对了。”

吴云生竹雕作品《陶渊明入仕图》。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来自天水竹雕非遗传承人吴云生和他女儿吴礼的竹雕作品。吴云生是深圳文博会的老朋友了,他的作品在展会上屡获大奖。今年深圳文博会,他带来了《清明上河图》《陶渊明入仕图》《天水关收姜维宴款图》,以及竹雕组件《蝈蝈笼》。这些作品精雕细刻,方寸之间全是细节,无论人物,还是风景,都刻画的栩栩如生,让人大为惊叹。展台前,不时有人驻足细品,吴云生不厌其烦地跟他们分享着作品的精妙之处。“陶渊明入仕图这个里面,陶渊明是个酒仙,那怎么表现呢,你看,他一手托着后脑勺,一只手扶着嘴边的一个莲叶,另外一边的书童拿个斗往上面灌酒,他(陶渊明)在另一头吸着喝,酒仙的豪迈就出来了。”

竹雕组件《蝈蝈笼》

吴云生说,在深圳文博会这样的国际性展会上,他不仅让更多人看到了北方竹雕艺术的发展,同时,随着眼界的不断开阔,自己对传承好这一独特的非遗技艺有了更大的信心。“想做的更大,走的更远,能销售到去全世界去,这是我们的愿望。现在我们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记者:刘芸 齐好君 李维宇 张文杰

编辑:魏 军

责编:许玲芳

主编:毛丽娟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