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看甘肃 > 正文
港澳委员看甘肃丨欧楚筠(香港):会宁,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圣地

+1

-1

点赞

评论0

在我的心目中,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史诗,在人类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2000年美国《时代》周刊把长征评选为一千年来影响世界的大事之一。我担任甘肃省政协委员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甘肃,被甘肃大地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红色文化所震撼,尤其是长征胜利标志的会宁大会师。

1935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在会宁县杨崖集向群众发表了演讲,宣传了红军政策。1936年9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决策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方时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1936年10月2日凌晨5时多,两天前还在宁夏同心城的红一方面军15军团经过30多个小时的急行军,悄然到达会宁城下,突然发起猛烈进攻,仅用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战斗。7日,红四方面军第一纵队先头部队第4军10师到达会宁,揭开了激动人心的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序幕。10月10日,历尽艰辛的红军将士在会宁举行了热烈壮观的会师庆祝大会。庆祝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联欢会在文庙大成殿举行。朱德总司令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中华苏维埃人民政府宣读了《中央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10月18日,红二方面军主力到达老君坡与红一方面军1军团2师5团会师,19日举行了会师联欢活动。至此,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地区实现了胜利大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会宁大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铸就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会师精神,成就了会宁“红色圣地”的崇高荣誉,也造就了会宁在全国红色旅游中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期间,会宁全县人口不足6万,却承担了7万红军先后两年,集中40多天的革命活动,留下了一个个军民相融的感人故事。有这样一个故事广为流传,在敌机轰炸时,18岁的小红军勇救小孩魏煜的英雄事迹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小魏煜长大成家立业后,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取名继征、续征、长征,合起来叫“继续长征”,为了表达一片真心,一腔真情,小红军战士的坟墓,被他们安葬在了祖坟旁边。会师期间,贫穷善良的会宁老百姓涌现出了有粮有物者送粮送物支援、无钱无粮户腾出房屋、拿出灶具供红军使用的感人场面。

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开国元勋子女以及老将军、老红军后代400多人次,踏着先辈的足迹,来会宁缅怀先烈,追忆亲人。美国、英国、俄罗斯、越南、法国、日本、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的外宾2.7万余人参观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自2008年以来,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已接待全国各地的团队11000多个,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

2006年9月,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会宁慰问演出,这是心连心艺术团在县区演出的第一次。2016年9月,心连心艺术团再度赴会宁慰问演出,全方位展示了会师圣地旅游文化城市新形象。

港澳地区在“一国两制”的实践中,港澳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对祖国发展的认同至关重要。甘肃以长征会师为代表的红色资源富集,是港澳地区开展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作为甘肃省政协委员,我们要积极作为,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使港澳地区居民广泛深入感受甘肃红色文化的魅力,服务好新时代港澳地区繁荣稳定和内地的加快发展。

(作者为甘肃省政协住香港委员,文中采用了有关官方和个人的资料,在此鸣谢)



来源:甘肃政协发布

编辑:朱 彦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