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劳动纠纷案件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庆阳市镇原县人社局聚焦劳动者权益保障难题,以创新举措整合仲裁与监察职能,全力搭建劳动维权“绿色通道”,通过“信息共享、证据共享、数据共享”三向发力,实现案件办理提质增效。今年以来,仲裁监察联合办案8起,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坚实保障。
破壁垒,信息共享促协同。镇原县人社局通过建立仲裁与监察协同办案机制,打破信息孤岛。通过定期会商、即时沟通等机制,实现案件受理、调查、调解等环节无缝衔接,形成强大合力化解矛盾,让劳动者维权不再“两头跑”。今年3月,县内某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因工资拖欠问题上访到县人社局。接到投诉后,县人社局立即启动协同办案机制,与主管部门联合调查。通过信息共享,双方迅速掌握了案件的关键证据,联合为25多名农民工追回了拖欠的工资共计11万元。这一案例充分展现了信息共享机制的强大效能。
提效率,证据共享减流程。在以往的劳动纠纷处理中,重复取证是导致案件拖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镇原县人社局推行“一次取证、双方互认”模式,对工资凭证、劳动合同等共性证据统一收集、共享使用,避免重复调查,实现执法记录、庭审资料互通互认,有效缩短案件流转时间,为劳动者维权按下“快进键”。今年5月,县内某企业因未按时支付工资引发纠纷。县人社局在接到投诉后,迅速与公安局启动证据共享机制。通过一次联合取证,双方互认证据,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案件审理,并督促企业支付了拖欠的工资。这种高效的处理方式不仅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也提高了部门的工作效率。
防风险,数据共享筑防线。镇原县人社局整合数据资源,构建劳动纠纷预警分析、用工数据动态监测等机制,从源头减少风险隐患发生。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一站式”维权服务,让劳动者维权更加便捷、高效,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筑牢根基。今年初,通过用工数据动态监测系统发现,某企业用工数量突然减少,且存在工资支付延迟的迹象。县人社局立即介入调查,发现该企业因经营困难准备裁员。通过提前介入,与企业协商,制定了合理的裁员方案,并督促企业按时支付了员工工资,避免了一起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镇原县人社局的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劳动维权效率,更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维权渠道,为劳动者权益保障提供了“镇原样本”,也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来源: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
编辑:杨 晨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