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这条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古老通道,因为位于黄河以西,形状酷似走廊而得名。历史上,它是连接古代中原与西域的咽喉要道,以狭长的戈壁绿洲带承载着丝路文明千年血脉。佛教艺术、游牧文化、屯垦戍边与商旅传奇,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嘉峪关的雄浑城墙与驼铃悠扬的商队记忆,共同铸就了这条走廊多元共生的历史人文史诗。这一期《文化之旅》,让我们一同来探寻河西走廊散射的文明之光,简略了解发生在这片大地上的不朽传奇。
2000多年前,西汉使臣张骞沿河西走廊出使西域,建立起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后来,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从这里击败匈奴、玄奘前往西天取经途径这里、马可波罗前往元朝上都也途径这里、左宗棠从这里抬棺出征收复了新疆;厚重的历史积淀让河西走廊成为了一条集石窟、长城、边关、古寺、古城等众多文化遗产于一身的文明走廊。
对于打通这条通道的重要意义,纪录片《河西走廊》有一段概括的介绍:
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向中亚、西亚的必经之路,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后来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注定要从这里穿过。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河西走廊关乎一个国家政治经略、经贸促进、文化交融的宏图大梦。对于生活在中原的人们,打通河西走廊,前往更为辽阔的西部是他们不变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开端,源于两千年前一个帝国的开拓。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到汉武帝开疆拓土,为连接河西走廊设立的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这4座城市名称沿用了2000多年,现在依旧向世人昭示着大汉曾经的辉煌。其中武威市是汉武帝为了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而命名的,这里曾经盛产马匹,出土过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张掖市被称为“西北小江南”,当时汉武帝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寓意,设置张掖郡。这里水草丰美,气候宜人,”隋炀帝杨广曾在这里召开了世界上最早的“万国博览会”。西域27国的使臣觐见,“规模宏大,盛世空前”。再说到酒泉市,据说当年霍去病在河西走廊征战匈奴,屡建战功。汉武帝为了犒劳他的军队,御赐了一批美酒,但因为人多酒少,霍去病就命令把御酒倒入泉中,和将士们共饮,这里因此得名“酒泉”。
纵观历史,河西走廊见证了历代王朝的传奇与热血,让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也让中国看到了世界;回到今天,这里依然在书写传奇:昔日的烽燧旁,高铁如银龙掠过;古驼队的驿站,化作了各民族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编辑:黄文涛、韩靖
主播:张乐民
责编:刘小曼
主编:肖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