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甘肃之声 > 正文
甘肃之声·文化之旅(2025年5月11日)

+1

-1

点赞

评论0

它是中国旅游的“形象大使”,足迹遍布全国;1983年,它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它曾多次登上中国邮票的封面;你也可以在全国许多城市的广场或火车站看到它的身影。它就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人称“马踏飞燕”的铜奔马。今天的文化之旅,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河西走廊这匹最显赫的骏马——铜奔马。

走进国宝“铜奔马”

在河西走廊的暮色中,一匹青铜天马踏燕凌空,疾风般穿越时空的褶皱——铜奔马,这尊国宝级的文物,以三足腾空的动势凝固两千年前的丝路豪情。它穿透岁月迷雾,将汉代开拓西域的壮阔图景与当代旅人丈量山河的足迹交织成章,在每一段旅程的起点,召唤着跨越时空的共鸣。

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或马超龙雀,是1969年甘肃武威当地无意挖出的一处墓葬里出土的,而这个墓葬就是现在国家4A级景区雷台汉墓。雷台汉墓共出土了39匹铜马,只有这一匹铜奔马不管是造型还是制作工艺都堪称经典。它身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达7.15千克。从造型看奔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四肢修长。其中三足腾空、一足踏着一只吃惊回望的飞鸟飞驰向前。

铜奔马,这匹飞翔的马踏过千年历史飞奔而来,如奇迹般出现在世人面前,它高超的铸造工艺让全世界为之惊叹。随着铜奔马的声名鹊起,对于它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原上海市新闻学会副会长张林岚在《一张文集·卷六》中写道:“飞马超越龙雀的艺术意境和雕塑表现的浓郁民族风格,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此马出土,‘一洗天下凡马空’,先秦以来的马俑为之黯然失色,画家为之搁笔。”

这样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在古代是如何制作的,甘肃省博物馆历史部主任王勇作了解答。王勇铜奔马为分范合铸,分别铸造马身、马腿及蹄下飞鸟等部分。再合铸完成整体造型。马腿内有铁芯以增强支撑力和强度,铸造工艺在当时非常先进。

铜奔马踏燕凌云的瞬间,凝固了千年的诗意。当旅人的目光与这道青铜弧光相遇,历史便从静默的展柜跃入流动的风景——它不再只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丝绸之路上的永恒路标,指引我们与古老文明一次次重逢。

1983年10月铜奔马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如今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今天关于铜奔马的介绍就到这里,下期文化之旅,我们继续相约。


werewrwe

编辑:韩 靖

主播:张乐民

责编:黄文涛

主编:刘小曼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