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市县融媒 > 正文
向新而行促转型——平凉市泾川县推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侧记

+1

-1

点赞

评论0

春日的泾川县南北二塬果园里,果农们忙着修剪树枝、嫁接新苗、施肥铺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今春以来,平凉市泾川县围绕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老园改造、矮砧密植、科技管护三大举措,推广智能水肥和品种改良,让科技融入千亩果园。随着技术落地、政策推进,“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愿景正一步步推动乡村振兴,泾川大地的苹果产业焕发新活力。

抓改造稳定种植规模

春耕时节,窑店镇正忙着建高标准矮化密植果园。东坡村的工地上,村民们三五人一组,有的拉线量尺,有的挖坑栽苗,有的在立水泥支架。镇上的技术员也没闲着,手把手教大家怎么种树苗、怎么搭架子,每个步骤都仔细检查,保证建园质量。

“我家老果园的果树又高又难管,这些年总得腐烂病。现在政府推广的矮化品种结果快、果子好,我又有了信心。这次村里建集体果园我特别支持,等建好了就让在外打工的孩子回来一起干,既能顾上家里,又能把果园管好。”东坡村村民薛宗林说。

窑店镇苹果产业因老果树老化导致质量、产量双降,制约发展和群众收入。为此,镇政府通过调研论证,实施老旧果园改造,重点建设矮化密植示范园推动产业升级。副镇长马征介绍,该镇已在公主、庙头等村建成1200余亩示范园,今年在东坡、龙盘新增380亩标准化园区,持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激活产业动能,保障群众稳定增收,为打造特色优势果业奠定基础。

近年来,泾川县紧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扩量、提质、创牌、增效”为统领,构建苹果产业“四新”体系:集成智能水肥一体、矮砧密植技术,引进瑞雪等高价值品种,创新“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联营模式及“链长制+项目专班”机制。设立链长制指挥中枢,整合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24家单位组建产业联盟,打造苹果产业大数据平台,实现育苗、种植、物流、营销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强化标准化生产和“泾川苹果”地标品牌建设,目前,全县种植果园18.15万亩,建成省级标准化示范园12个,带动3.2万农户增收。年产苹果26.5万吨,优质果率达到77%,跨境电商出口创汇260万美元,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3.8亿元,果农户均增收6.3万元,推动“小苹果”向数字化全产业链转型,为乡村振兴提供核心支撑。

“今年,我们将持续推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行动,以‘新幼园强管理、丰产园促提质、老果园抓改造’为重点,培强延链企业,共实施南部塬区万亩优质果园示范带(飞云核心区)建设、12万亩果园提质增效等项目11个,总投资9.06亿元,预计苹果产量达到28万吨,总产值达26亿元。”泾川县果业局局长刘书良说。

抓培训提升果品质量

“修剪要诀是‘去强留弱’,主枝分布呈螺旋上升。”在飞云镇矮化密植园,县果业局高级农艺师魏海云手持高枝剪现场示范,50多名果农围成一圈,手机镜头齐刷刷对准操作台。这场培训通过快手平台“苹果树下”账号同步直播,吸引了8819人在线观看。“平时忙农活,看直播学技术就像专家在身边!”飞云镇元朝村果农段亚荣边看边记。

三分靠种,七分靠管。这样的“云端课堂”正是泾川果业培训的缩影。春季农村工作启动以来,泾川县按照“老果园抓改造、挂果园抓质效、新幼园抓管理”的思路,推行农户主导、“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生产模式,推动果园规模化、片区化管理。目前邀请市果树专家,组织县乡技术干部开展果业技术培训12期,重点乡镇组建“土专家、田秀才”技术服务队8个,累计培训群众13900人(次),发放果业技术资料6500多份。完成果树整形修剪17.5万亩,病虫害防治17.2万亩,清园16.7万亩,覆盖保墒2.9万亩,追肥15.1万亩。

“针对近年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实际,我们已开展低温冻害技术服务3期,3600人(次),发放霜冻防控技术宣传单3200多份,指导果农购置防冻剂、营养液129吨。”县果业局副局长曹海勇介绍说,后续将充分利用短信、微信群、公众号等媒介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落实树盘覆草、喷施药剂、树干涂白等措施,落实政策性苹果丰产园灾害保险2.67万亩,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抓销路延伸产业链条

“泾川苹果,脆甜爆汁!家人们抓紧下单!”在县电商服务中心直播间,主播李婷手持“瑞雪”苹果热情吆喝。开春以来,全县苹果通过抖音、拼多多等平台线上销售持续火热。线下渠道同样繁忙,在高平镇润泽果业的分拣车间内,工人们将分拣好的苹果装入印有“泾川苹果”地理标志的礼盒,叉车来回穿梭,将成箱的货物装入冷链车。负责人史泽鸿盯着订单系统介绍:“这车货今晚发往深圳,明天就能摆上超市货架。春节后我们已售出苹果3500吨,毛收入2600多万元。”

从优势产业到富民产业,从丰收到增收,销售才是关键变量。泾川县围绕苹果产业全链升级,实施引育结合策略,打造“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展体系。培育鼎惠等6家链主企业为核心,建成2处智能化服务中心,构建“14家龙头企业+40家储运企业+153家合作组织”产业集群,形成15万吨仓储能力,通过专项扶持计划助力绿源、辉耀、润泽等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以“直播电商+传统渠道”双线发力,带动发展营销组织210多家,果品经纪人236人,建立覆盖全国17省市及东南亚的供销网络,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销售上一产季苹果25.1万吨,带动全产业链增值增效,促进果农持续增收。

翻新老园子、管护丰产园、建好新果园……泾川县“护园强果”行动抓得实,老树该修的修,该换的换;挂果多的园子追肥铺膜加把劲;新栽的园子从起垄到栽苗都按标准来。如今走在地头,乡亲们干劲越来越足,苹果产业的步子也越走越扎实。


来源:泾川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褚翊超

编辑:杨 晨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