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峰区消防救援大队深入辖区餐饮场所,开展消防产品真伪辨识与操作技能专项培训,为餐饮行业安全生产再添“安全锁”。
辨伪识真:拧紧消防产品“质量阀”
“正规灭火器钢印清晰如‘身份证’,假冒品重量轻、标识糊!”培训现场,消防人员以直观对比方式,拆解灭火器、消防水带等常用器材的鉴别要点:罐体钢印清晰度、接口螺纹规整度、压力表绿色安全区等“硬核指标”逐一解析,并示范通过扫码查验“电子身份标识”的全流程操作。参训商户手持器材实地比对,现场“解锁”辨别“三无”产品和超期设备的实用技巧。
实战实训:炼就应急处置“真功夫”
针对餐饮后厨高频火灾风险,“油锅起火禁用水”的警示贯穿实操环节。消防人员分步骤演示灭火毯快速覆盖、干粉灭火器45度角喷射等关键要领,并带领从业人员分组实操“提罐-拔销-握管-压阀”标准动作。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讲解初期火灾扑救黄金法则、火场逃生“三要诀”及每日防火巡查重点,推动“会查隐患、会用器材、会灭初火”成为从业人员必备技能。
长效守护:构建安全管理“防护网”
培训强调,餐饮场所需落实“三查三保”机制:每日查设施运行、每周查器材效期、每月查员工技能,确保消防设施“零故障”、隐患整改“零拖延”、培训覆盖“零盲区”。消防部门同步部署后续“回头看”行动,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消防产品专项检查,以“监管+培训”双轨模式,拧紧餐饮场所消防安全责任链条。
此次培训覆盖辖区50余家餐饮单位,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通过“理论+实操+监管”一体化模式,既提升了从业人员“识真辨假”的“眼力”,更夯实了应急处置的“实力”。下一步,西峰消防将持续聚焦人员密集场所,以精准化培训和常态化监管,为城市“烟火气”筑牢消防安全“防护墙”,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记者:孙亮 西峰消防 张苗苗 董香香
编辑:周俐利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版权声明
1.本文为视听甘肃客户端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视听甘肃客户端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广电总台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