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崇信县以“民生温度”为发展底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打造“便民生活圈”“健身活力圈”“民生保障圈”三大体系,织密民生服务网,让幸福触手可及。从家门口的老年食堂到爱心驿站,从“口袋公园”的绿意盎然到全民健身赛事的火热开展,一幅宜居、宜业、宜养的美好生活画卷在芮鞫大地徐徐展开。
便民生活圈:一餐一饭暖胃暖心,一老一少乐享其乐
走进崇信县新西街老年食堂,热腾腾的饭菜香气扑鼻而来。回锅肉、清炒时蔬、山药排骨汤……荤素搭配的菜品整齐摆放,社区为7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午餐。“孩子在外地工作,我在这儿吃饭省心又健康!”72岁的张桂芬奶奶笑着说。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推出定制餐食,如有失能、半失能老人,志愿者还会提供送餐到家服务,让“养老”变“享老”。
西街社区的老年学堂同样热闹非凡。声乐课上,退休教师王阿姨带领学员合唱《茉莉花》;书法教室里,老人们挥毫泼墨,写下“老有所乐”四个大字。西街社区整合辖区资源,针对老人和儿童两个群体,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因地制宜开设舞蹈、书法、学习辅导、非遗手工等30余门课程,每年惠及学员超5000人,成为“一老一小”的精神乐园。
健身活力圈:方寸之地见绿见美,全民运动强身强心
清晨,家住芮河嘉苑小区的梁昆生大爷习惯到游客接待中心公园打太极拳。这个占地仅3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曾是一处闲置空地,崇信县通过见缝插“绿”、增设健身器材等措施,将其改造成集休憩、健身、社交于一体的“城市客厅”。目前,12处城市绿地、20余个“口袋公园”分布各处,形成了独特的美丽风景,辖区居民尽享“推窗见绿”。
“家门口”的体育赛事激发了全民热情。全县5个社区常态化开展社区乒乓球联赛、亲子趣味运动会、健身操比赛等活动,吸引超万人次参与。去年,崇信县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赛事4场、全民健身服务型活动6场、社区及体育机构组织活动50余场,服务群众3.2万人(次),让全民健身活动充分融入群众生活。
民生保障圈:一站服务省心省力,精准帮扶稳岗稳心
在崇信县政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居民使用医保自助服务机进行异地就医备案。居民陈海龙表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材料也能随时准备,服务承诺的“一门进一站式”确实名副其实。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崇信县聚焦群众就近就业需求,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2场,新增困难人员再就业572人、新增就业2000余人。同时,瞄准零工服务这一民生“小切口”,创新推出“零工驿站+”共建共享模式,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现有资源,提供信息发布、求职招聘登记、就业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多渠道促进“临时、零散、灵活”人员就地就近就业。
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崇信县以“三个圈”串联起民生服务的千头万绪,让幸福落在细微处、写在笑脸上,用更贴心、更到位的服务,稳稳承载起居民的幸福日常。
来源:崇信县融媒体中心
崇信融媒 通讯员 王丹 关惠文
编辑:窦维娟
责编:王学睿
主编:李彦龙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