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记者从甘肃卫生职业学院获悉,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临床医学院团队制作的急救成果展示作品在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交流活动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32个急救教育优秀案例。这一突破标志着甘肃省在学校急救教育领域实现“零的突破”,为全省学校急救教育事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位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是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1月的甘肃省立助产学校,2013年升格为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现占地面积1537.92亩,在校全日制学生逾12972人,教职工总数635人,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药学、中药学、藏医学、康复治疗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中医康复治疗技术、智能医疗装备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美容技术等18个专业,形成了涵盖面广、体系完整的卫生健康类高职教育专业群。其中,护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护理、口腔医学技术、药学、助产等4个专业被甘肃省教育厅认定为高职骨干专业。学院还是首批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训基地,并在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次入选的急救成果展示作品以“构建校园急救教育生态链”为核心主题,深入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系统展现了学院在急救教育领域的特色与成果。目前,学院建设了近2000平方米的急救实训室,配备了各类先进急救教学设备,包括高级仿真心肺复苏模拟人80具、移动交互式心肺复苏训练与考核系统10套、高仿真创伤急救综合模拟人15具、止血急救数字化模型30套、虚拟现实场景设备1套、院前急救综合模拟训练系统1套、吸氧设备45套、电除颤器6台、AED10台、简易呼吸器50套等,设备总价值近900万元。
2023年11月以来,学院举办了全省学校急救教育宣讲团启动会暨集体备课会议,并积极借助教师培训、学生军训、“三下乡”服务、《急救知识与技术》课程等渠道,大力开展急救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期间,先后开展了新生军训急救培训、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赴兰州新区第二初级中学急救知识普及、与甘肃财贸职业学院及现代服务学院共建交流、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联合举办急救技能演练等十余项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能力,学院组建了由医学专家、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组成的专业教材编写团队,出版了适合本校教学需求的《常用急救知识与技术》教材。团队成员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学院还同步制定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常用急救知识与技术》研学旅行课程纲要,内容涵盖急救基础知识、常见急救技能与急救场景应对等多个方面。
在急救教学资源建设、技能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的系统推进下,学院急救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学校急救教育省域基地、全国健康服务示范点、甘肃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多名教师取得了急救相关资质证书,为全校师生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建设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次案例入选,是对我校急救教育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以此次荣誉为契机,持续深化急救教育改革,加强与全国高校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计划每年开展不少于10场校际急救教育研讨活动,让急救知识与技能在校园内外更广泛传播,为推动全国学校急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甘肃力量”。
来源: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通讯员:李日成 郭军强
编辑:窦维娟
责编:王学睿
主编:李彦龙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