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咔嚓……”清晨六点,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的蔬菜大棚里,清脆的采摘声此起彼伏。放眼望去,一排排翠绿的黄瓜藤蔓沿着支架蜿蜒攀爬,宛如绿色的瀑布挂满棚架。一根根黄瓜悬挂在藤蔓之间,青翠欲滴,个头饱满,散发着诱人的光泽。种植户们戴着草帽、挎着竹篮,穿梭在藤蔓间,麻利地将一根根“致富瓜”收入篮中,丰收的喜悦在笑声中流淌。
眼下正是黄瓜抢“鲜”上市的黄金期,安口镇朱家坡村的大棚里热闹非凡。这些水灵灵的黄瓜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更让朱家坡村种植户的钱包鼓得扎扎实实。“今年我一口气种了10棚黄瓜,还有圣女果、羊角蜜等。地里现摘的地黄瓜能卖6块钱一斤,架黄瓜也能卖3 块!算下来,一棚就能入账2万到3万呢。”朱家坡村种植大户鲁志刚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满脸幸福地说道。
这份“甜蜜的丰收”背后,藏着安口镇的“致富密码”。近年来,安口镇朱家坡村借着农村“三变”改革的东风,依托绿色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农户”的特色产业致富路子。村里不仅请来农技专家手把手教种植技术,还引进了智能温控、滴灌系统等“新农具”,让种地也玩起了“高科技”。同时,培育蔬菜新品种,加大育苗技术服务,确保各类蔬菜育好苗、早移栽、早见效、早收益,让群众“菜篮子”供应充足,推进设施农业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
黄瓜产业的丰收丰产,带动的可不仅仅是种植户。朱家坡村群众杨志琴一边给黄瓜打包装箱,一边算起了幸福账:“从育苗到采摘,我在大棚里干了小半年,一天能挣110块!在家门口挣钱,既能照顾老人、孩子,还不耽误干农活,这日子别提多美了!”如今,朱家坡村的大棚成了“就业超市”,育苗、除草、采摘、运输,各个环节都能找到活儿干,乡亲们靠着一双双勤劳的手,把小黄瓜做成了大产业。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兴旺在特色。华亭市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突出规模化、效益化、产业化,稳步建设温室大棚,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利用现代化农业科技种植技术,真正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平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华亭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王欢 王亚红
编辑:董 隆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