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市县融媒 > 正文
平凉华亭:警钟长鸣守初心 红色光影淬忠魂

+1

-1

点赞

评论0

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区域化党建格局。近日,由华亭市西大街社区“大党委”轮值单位财政局牵头组织开展了“警钟长鸣守初心 红色光影淬忠魂”联学活动,辖区党员、共建单位支部党员、“两企三新”群体等百余人共聚一堂,通过观看《警钟——顺风顺水时最容易放松自我约束》《长津湖之水门桥》,在正反对比中接受精神洗礼,在光影叙事中感悟初心使命。

以案为鉴,把纪律刻进灵魂深处。警示教育片以典型违纪案例为“活教材”,深度剖析了领导干部谭涵之从“勤政务实”到“迷失沉沦”的蜕变轨迹,初入职场时他曾怀揣理想、踏实肯干,却在掌声与荣誉中逐渐迷失,将组织赋予的平台当作个人能力的证明,在“顺境”中放松自我约束,最终陷入腐败深渊。影片中援引“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的古语,直击灵魂地警示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观影现场,党员们时而皱眉沉思,时而低声交流。社区老党员章伟国感慨:“顺境不飘、逆境不馁,这才是共产党人的真本色。权力是把双刃剑,任何时候都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致敬英雄,让信仰在光影中凝聚。当《长津湖之水门桥》的镜头扫过零下30℃的冰原,志愿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就钢铁防线的场景让全场静默。伍千里“桥在,任务就在”的誓言掷地有声,七连战士三次炸桥,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深深震撼,不少人眼里噙满泪水。当影片最后胜利集结时伍万里说“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回顾一幕幕令人“破防”的画面,让人热泪盈眶。

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当自强不息。铭记历史才能不忘初心、铭记历史才能珍惜当下,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新业态从业者李斌在观影后分享感悟,“今天我们能穿梭在繁华街巷,正是因为当年有这样一群人用生命守护了和平。作为‘两新’群体,我们更要在岗位上发扬斗争精神,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联学共促,构建区域化党建“同心圆”。此次活动创新采用“警示教育+红色教育”双线并行模式,既是西大街社区“大党委”强化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共建单位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财政局机关党支部书记陈治民说:“通过‘联学共建’机制,我们将财政系统的纪律要求与社区治理的民生需求相结合,让‘大党委’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红色引擎’。”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强调,下一步西大街社区将继续以“大党委”轮值制度为抓手,持续开展“党建+廉政”“党建+治理”等特色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把观影感悟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拒腐防线,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传承红色基因,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引领社区发展的“主心骨”。

参加观影联学的党员、“两企三新”群体还沉浸在警示教育与红色故事的情境中久久不能回神。这场跨越时空的“光影课堂”,既是一次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更是一堂厚植家国情怀的生动党课。西大街社区以联学联建为纽带,将“大党委”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引领广大党员在新时代“赶考路”上永葆清醒、勇毅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党建红”引领“治理优”的时代答卷。


来源:华亭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邓淑琴 郝芳芳

编辑:王   璐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