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是黄土高原上农民提高作物产量的得力帮手,具有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防治病虫害等作用。但因回收不当所产生的不易分解、养分循环受阻、视觉污染等“后遗症”也会为土地和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
谷雨时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此时正值春耕备耕的黄金时期,在崆峒区大寨乡的田间地头,一场整治白色污染的“沃土保卫战”也在铺设地膜间一并进行着。
来到大寨乡白土村,数十名群众自发组成清理队伍,正仔细地对树木枝头、道路两侧和田野中的废旧地膜进行清理,大家有说有笑、热情高涨,支书刘恒穿梭在人群中,时不时搭把手,叮嘱大家注意安全。
“咱们这次集中清理,是为了咱们自己的土地,好不容易把村庄环境弄好了,不能因为这点小事情把脸面抹黑。”刘恒对乡亲们大声地喊着。
“现在大家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村上开会时说了,按照清理的多少,不仅可以在积分超市换取相应的物品,还能在各种评选和奖励中优先考虑,收的地膜还能卖钱,这真是一举三得,现在谁都不服输,都想争第一。”白土村“清理标兵”刘彦明对记者笑着说道。
如今,走在大寨乡的田野间,白花花的垃圾不见了,绿莹莹的生态环境让人心旷神怡。一堆堆废旧地膜被整齐收放,原本杂乱的道路两侧和田间地头焕然一新,重新变得干净整洁。
据悉,连日来,大寨乡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攻坚提升行动,聚焦旧物杂物、田间垃圾、废旧薄膜等整治重点,干群齐心、全员上阵,多措并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大寨乡3000余名群众踊跃参与到废旧地膜清理回收工作当中,乡村面貌有了质的提升。
“地膜污染防治不仅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关乎农村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大寨乡共计收集废旧地膜120余吨,村庄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治理白色污染与乡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治理结合起来,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攻坚提升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竭尽全力守护好耕地资源,不断为建设美丽大寨、生态大寨、宜居大寨注入强劲动力。”大寨乡党委书记杨文兴表示。
来源:崆峒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思婧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