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今日聚焦》——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们这十年——用“绿色”描绘发展“底色”

+1

-1

收藏

评论0


十年来,甘肃担好黄河上游责任,做实上游文章;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祁连山生态“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用生态绿色描绘发展底色,勾勒出新时代甘肃绿色转型跨越发展的奋进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十年来,甘肃鲜明提出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大贡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推动实施。如今,放眼陇原大地,绿水青山常在,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更加满意。

酒泉肃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出现在距县城6公里的西滩树林;

庆阳合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频繁出没在拓塬林场;

张掖祁连山,雪山密林,高山草原,已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

从东到西,由南至北,珍稀野生动物的繁衍扩群,反映的是甘肃生态质量的整体好转。

作为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等沙漠汇合南移的阻挡区,甘肃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些年,我省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推动实施,全省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居兰州黄河上游,西固区治流清源,净土增绿,减排降碳,实施黄河干流及庄浪河、湟水河流域治理工程和水源地保护,完成黄胶泥沟石化危废填埋场等治理项目,对工业污染源进行三化改造、关停搬迁,牢牢守住兰州400万人民的“水杯子”安全。经黄河兰州段出境水质综合评价,连续4年稳定达到Ⅱ类,力保一河净水送下游。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首次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问题。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甘南州牢记嘱托,坚决扛起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政治责任。

每年的4月开始,数万只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斑头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麻鸭等飞禽种群,汇聚玛曲县鸭蛋岛。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到鸭蛋岛繁衍生息的各类飞禽数量稳定增加,最大种群数量达7万只左右。

2013年,从一纸史无前例的最严草原“禁塑令”开始,甘南州开启了一场永无终结的“环境革命”。十年来,实施污染治理、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退牧还林还草、植树造林、水土流失治理等一系列工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母亲河出境水量提高31%。

居上游之地,就得担好上游责任,做好上游文章。处于黄土高原的庆阳,境内沟壑梁峁纵横,过去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被携入黄河,加重了黄河的负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固沟保塬”生态治理,水土流失有了明显缓解。2014年以来,庆阳市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大手笔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去年,庆阳再次启动“一村万树”工程,织密织牢黄土高原坚固的绿色屏障。

目前,庆阳对境内121条河流、26座水库进行了管理保护范围划定及马莲河、蒲河等12条河流岸线规划编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减少6900万吨。甘肃段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6年达到国家Ⅱ类标准。

经过漫长的治理,原本贫瘠的黄土大塬,换上了绿装,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人们推门看得见绿、散步走得近绿、休憩摸得着绿。

植树造林,利在千秋。2017年,张掖市围绕祁连山国家公园,科学规划黑河生态带、交通大林带、城市绿化带,组织实施“一园三带”生态示范工程,昔日的戈壁荒滩,正在被绿色覆盖。

虽然眼前今年新栽的这块胡杨林没成活的仅为20棵,但是对于天天守护在这里的徐才志来说,每一棵胡杨的死去,都是莫大的伤心。要知道,在一望无垠的荒滩戈壁,要种活一棵树要付出多少的心血。

虽然戈壁滩种树不容易,但一直种,树就活了。现在,胡杨已经成林,与顺势改造的塘坝河水相依相伴,清流潺潺,绿树成荫。

树要种,林要管。在1.36万平方公里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张掖片区内,星形分布着 172个资源管护站,一千多名管护员日夜守护着祁连山。

随着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的推进,人为干预的减少,植被密度随之提高、生物多样性愈加明显,不同种群野生动物数量较2014年提高15%-20%以上。2021年8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评估显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明显改善区域占保护区总面积比例已增加37.5%,植被指数增幅10.88%。

保护生态,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躬身呵护。古浪八步沙“六老汉”后人郭万刚,近四十年如一日,带领八步沙第二代、第三代治沙人,默默与黄沙“较劲”。

跟随郭万刚的脚步,我们走进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深处的眼窝子沙。目光所及之处,满眼绿色,几乎找不到一块裸露的沙丘。

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八步沙,总面积7.5万亩,上世纪80年代,这里的沙丘每年以7.5米的速度向南推移,吞噬着周围的村庄农田。40多年来,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以守护家园为己任,与干旱和风沙顽强斗争,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2012年到2021年,全省累计完成植树造林4321.21万亩,草原种草改良6517万亩,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015万亩。2021年,全省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90.2%,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5.9%,美丽甘肃的底色更加靓丽动人。

十载砥砺前行,十年春华秋实。居首倡之地,甘肃担好黄河上游责任,做实上游文章;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新时代甘肃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新画卷将更加壮美。


来源: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

编辑:舒 乐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欢迎转载!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