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原创 > 正文
甘肃之声·乡村新语(2025年5月12日)

+1

-1

点赞

评论0

“互联兴农,智慧农经”欢迎收听《甘肃之声·乡村新语》,
今天是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农历四月十五。

农事知多少——甘肃玉米制种历史

在甘肃,玉米制种产业最早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65年,张掖地区农科所启动玉米制种试种工作,标志着该产业正式起步。

1978年,首个玉米单交种“张单488”培育成功并获甘肃省科技成果奖,同年成立张掖地区种子公司,推动种业体系完善。1988年,张掖建立科研基地,推广不育化制种技术,大幅提升种子质量与产量,为产业发展奠定技术基础。1994年,张掖首次与国家级种子企业合作,1998年实现政企脱钩,进一步市场化。2013年,张掖市及三县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并注册国内唯一的种子地理标志商标“张掖玉米种子”。2024年,张掖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年产种量4.5亿公斤,占全国供种量的5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110亿元,品牌价值升至192.38亿元,成为全国玉米种业的核心支柱。

兴农资讯

1、近期,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在民勤县召开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技术培训班,甘肃治理“白色污染”的创新实践获全国推广。

2、近日,“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论坛”在浙江举行,我省“静宁苹果”“庆阳苹果”“花牛苹果”“平凉金果”“兰州百合”“定西马铃薯”“环县羊羔肉”等7个“甘味”品牌,分别位列区域品牌百强榜。

3、近年来,智慧茶园系统在陇南市各大茶园广泛应用,实时显示气象环境数据,集成局地天气预报、环境温湿度、茶园实时监控画面等信息,为当地茶园生态提供数据支撑,让茶园管理更加高效。

4、为了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群防群测体系,定西市水务部门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预警响应体系,提高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测、预警、预演、预案”能力。并落实建设资金425万元,更新改造雨量水位站90个、无线预警广播17个。

5、金昌市永昌县为提升“甘味金品”永昌农特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精心打造12间特色直播间,为羊肚菌搭上了“电商快车”。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目前永昌羊肚菌已销往兰州、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6、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未来10天,陕西中南部、华北南部、黄淮中西部等地降水持续偏少,多地旱情将维持发展。相关省份积极开展抗旱工作,通过调度水源、抗旱喷防、旱播育秧等方式,保障农业稳产丰收。

7、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创建的白羽肉鸡健康高效立体养殖模式成功突破高密度养殖关键技术瓶颈,标志着我国白羽肉鸡养殖构建起全球领先的技术模式。

编辑:大 勇

播报:王钰琨

责编:胡志军

主编:丁守敏


相关推荐
G331线甘新省际通道正式通车
  • 新闻晚高峰
  • 10分钟前
  • 0
+1
新闻晚高峰(5月12日)
  • 新闻晚高峰
  • 19分钟前
  • 0
+1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