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甘肃省陇南市采访,来到东江新区广场。
偌大广场上,市民三三两两惬意漫步,有老人推着婴儿车沐浴阳光;广场两侧是绿油油的草地、红艳艳的花朵,还有并不多见的油橄榄和棕榈树,处处洋溢着怡人春色。
没有围墙,没有大门,记者步入政府大楼。推开5楼一间办公室的门,陇南市委宣传部干部简晓娇迎了上来。
“你们政府大院没围墙?”
“这是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办公楼,10多年了一直这样,方便群众办事。”
“敞开怀抱”的不只是市政大楼。记者穿行在陇南市区发现,开放式单位、开放式庭院比比皆是: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公路局都不见围墙、围栏,而是用绿地、花墙织就的柔性绿化带,无缝衔接起政府单位与城市公共空间。
“政府机关拆墙透绿,美化了城市环境,拉进了干群距离,我举双手赞同!”退休教师李时林说,现在房前屋后都是四通八达的小公园,生活添色不少。
在县城和乡镇,这种“开放式办公”更为普遍。
夜幕降临,西和县政府对面的仇池广场上,人们跳起欢快的广场舞,孩童们追逐嬉戏,其乐融融。西和县2016年拆掉围墙,将原来的政府大院变成了群众活动的公共场所。今年春节期间,群众站在政府大楼前围观社火表演,照片在网络刷屏后,获得无数点赞。
据了解,近几年,政府拆墙透绿早不是稀罕事,群众要办事也都不再进政府大院,都去了政务服务中心。
穿过马路,便从市政大楼来到政务服务大厅。记者在这里看到,供电、供暖、供水、有线电视等缴费窗口,以及公安、医保、社保等便民服务窗口,都有序忙碌着。除此之外,大厅还专门设有企业开设专区、潮汐窗口,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业务。
“我们采用市区共建、联合办公的模式,3层办事大厅承载着市、区两级2700余项审批服务。”武都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蒲鹏飞介绍,通过简化流程、贴心服务,让“进一扇门,高效办成一件事”变成现实,群众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我们在拆掉政府大院围墙、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的基础上,严字当头转作风,聚焦民生办实事,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马上就办’的实际行动,让干部和群众走得更近、贴得更紧!”陇南市委书记张柯兵说。
(记者:尚 杰 王冰雅)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董 隆
责编:王学睿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