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这青春的命题,引一代代青年上下求索。
如今正值毕业求职季,许多即将迈出校门的年轻人面临着人生的选择。而就在去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2024届毕业生中,就有人选择把青春熔铸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作为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9级预防医学5年制毕业生,王维响应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号召来到边境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成为了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
谈到为何参与这一项目,王维告诉记者,“在大学期间,我就参与过很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比如说下乡做流行病学调查,为社区居民普及健康知识等,这些经历都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其实基层公共卫生基础相对还是非常薄弱的。到了岗位后发现,我的专业其实可以发挥很多作用。在珲春,养牛是一种特色产业,因此农牧区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压力其实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可以通过监测和健康教育来降低这种风险。还有就是应急响应,基层的疾控、卫生院是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我的专业课程涵盖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等,这些都能够直接应用到我的工作中。接下来,我会扎根本职工作,进一步在岗位上生根。青春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但一定要‘问需于时代’。西部或许没有霓虹璀璨,但这里有等待点燃的星火和值得托付的热血青春。”

王维在院感培训中现场演示“七步洗手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毕业生范文玉毕业后,也前往边境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担任珲春一中历史教师。“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范文玉的人生选择。

范文玉在考试中监考。
被问到为什么参与“西部计划”,范文玉回答道,“因为‘西部计划’与我的专业是十分契合的,我学习的是中国边疆史,从小生活在河南,除了调研,平时也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边疆的机会,所以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到边疆去生活一两年还是非常难得的。我想说的就是,对于我们毕业生来讲,在毕业的关头面临着考研、考公务员、进企业、当老师等选择。而我们当时对未来的迷茫,其实更多的我觉得是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但是当你对一个行业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恐惧消散,我觉得迷茫就会减少,也许你就会找到自己的路途。对我们毕业生来讲,青春不只有一种选择,人生未来几十年的道路也不一定要立马定下,如果感到迷茫,我觉得不妨来成为一名志愿者,不妨来‘西部计划’,在服务他人中寻找到自己的路。”
据了解,共青团吉林省委2024年从全国29个省份招募1511名志愿者来吉,投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他们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教育、健康乡村、基层治理等领域展现青春作为,为吉林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贡献青春力量。
记者:司晓帅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杨 晨
责编:许玲芳
主编:李彦龙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