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要闻速递 > 正文
【甘快看】以敦煌为引领构建“一核三带”发展格局 甘肃省将打造全国重要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1

-1

点赞

评论0

5月22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七地一屏一通道”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专场。记者了解到,《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近日印发实施。《行动方案》提出,以把敦煌研究院建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为引领,以黄河文化旅游带甘肃段、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区为支撑,致力于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据介绍,《行动方案》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对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文化传承创新基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行动方案》还定量、定性相结合提出了发展目标:2025年计划完成财政投入2.7亿元,实施156个文物保护传承项目;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新设立备案博物馆8家以上;办好第八届敦煌文博会等。到2030年,通过建设一批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基地项目,打造一批重要文化标识,进一步扩大“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推动全省文化遗产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和传承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建成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行动方案》明确的主要任务包含4个方面与37项具体任务:首先是率先把敦煌打造成为全国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基地,通过实施强化系统保护、建强科研平台、加快数字保护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敦煌研究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取得新成效,提升敦煌文化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其次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甘肃段,通过系统打造相关标识体系,统筹推进多项工程,深入挖掘、研究、阐释黄河文化内涵,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打响黄河文化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再者是打造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通过实施遗产线路价值解读、长城边塞廊道建设等多项举措,构建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全链条保护传承利用体系,将河西走廊打造成为彰显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地理坐标、承载千年丝路文明的文化长廊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最后是推动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区建设,通过建设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加强革命文物展示利用等多项举措,构建系统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体系,提升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革命文物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使红色旅游成为甘肃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为确保《行动方案》落地见效,甘肃省以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和黄河文化旅游带甘肃段建设为载体,配套出台了《关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甘肃段的实施方案》,《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建设实施方案》也已通过省委、省政府审议,即将印发实施。这两个实施方案对目标任务、重点项目、保障措施和推进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细化完善,目前,相关部门已系统梳理项目清单,全面推动实施。


来源:人民网

编辑:孔令霞

责编:王学睿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兰州新区新闻(5月23日)
  • 新区新闻
  • 1小时前
  • 0
+1
新闻晚高峰(5月23日)
  • 新闻晚高峰
  • 1小时前
  • 0
+1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