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总有一些人以热血和担当,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部,用青春诠释对祖国的热爱与奉献。
从湖北武汉到甘肃广河,跨越千里,用六年的青春时光,在西北大地书写了一篇青春的奋斗篇章,官坊乡干部张匡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扎根基层、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
奔赴西北,逐梦基层理想。大学期间,张匡深受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和先进事迹的鼓舞,心中逐渐种下了投身西部建设的种子。当毕业季来临,面对众多就业选择时,又看到一批又一批新青年在西北收获成长、绽放梦想,张匡内心的渴望扎根西部、奋斗西部的想法再次被点燃。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告别繁华都市,奔赴甘肃广河。
临夏州广河县官坊乡武装部部长张匡说:“我考虑到甘肃是属于一个西北地方,虽然经济发展比较薄弱,比较缓慢,但是给我的感觉就是咱们现在国家对西部建设更加重视,也是给我们年轻人更多的一个机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机会,而且也在网上了解到,很多年轻人已经响应国家的西部计划,西部建设的号召,已经投身到脱贫攻坚的大潮当中,我也想把握这次机会,然后来到西北来到咱们广河。”
作为从小就从湖北武汉长大的张匡来说,初到广河,扑面而来的便是环境的巨大差异。气候干燥、语言障碍,给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沟通带来了不少困扰。为了更快融入适应这里,他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常用方言词汇和表达,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学习、练习。慢慢地,他不仅能听懂方言,还能用方言与群众进行简单交流。
临夏州广河县官坊乡武装部部长张匡说:“广河是属于西北地区,而且海拔比较高,气候比较干燥。咱们这边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很大的不一样。当时起来的时候给我带来很大的挑战,但随着这几年积极的融入、同事的关心帮助,我也逐渐的融入了广河,适应了广河的环境。”
榜样引领,坚定扎根信念。在张匡工作这几年的历程中,身边的领导和同事一直成为他前行的灯塔,给予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临夏州广河县官坊乡武装部部长张匡说:“2019年正值脱贫攻坚的最后攻坚期,有一些贫困户不愿意易地搬迁,然后(镇上)就带着我们去动员走访。看到我们齐家镇镇党委书记,给那个老百姓做动员的时候,他的精神面貌特别好,他给人一种感觉就特别自信,就说是相信咱们明天能更好,只要你能响应党的号召,咱们搬出去肯定有一个更加光明前途的未来。所以我就从他的身上,从他的话语中有一个感染力,把我感动了,我就更加坚定地了留在这边发展。”
扎根广河,续写奋斗新篇。六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如今的张匡,已从当初那个青涩的南方小伙,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乡镇干部,担任乡镇武装部长的他,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服务西北、扎根基层的热情愈发炽热。
临夏州广河县官坊乡党委副书记马小刚说:“张匡同志现任官坊乡武装部部长,自打来官坊乡以后对基层工作融入的特别快,转换自己的角色也特别迅速,积极跟村上群众打成了一片。张匡同志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分管工作抓的比较好以外,还热衷于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对办公室的文字材料编辑工作也尽心尽力的指导,充分为官坊乡的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在广河的六年里,张坤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也在生活中找到了归宿,他选择在这里安家,真正成为了广河的一份子。展望未来,张坤表示,他将继续坚守岗位,为广河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临夏州广河县官坊乡武装部部长张匡说:“来广河六年多了,然后我也在这边已经安家了,早已经把自己当成广河的一份子,对于未来发展的话,肯定想着能把自己的工作干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然后更好地为广河的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记者手记
张匡的故事,是无数扎根西部青年的真实写照。他们远离家乡,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的精神,如同一座座灯塔,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西部建设,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他们的奋斗故事仍在继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新时代最美的青春注脚。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记者:车国柱
广河县媒体中心 马吉志 马维龙 马小龙 马蕊
编辑:赵 倩
责编:王学睿
主编:丁守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视听甘肃客户端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视听甘肃客户端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广电总台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