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凤”栖大塬展风采——庆阳市人才引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1

-1

点赞

评论0

庆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白杨(右3)与规培生讨论课题研究  庆阳融媒记者 莫陌摄

明确“党管人才”原则,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改变引进方式,由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明确引进人才优惠政策,首次分行业、分层次提出了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享受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标准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措施,吸引了各类人才落户庆阳,在全市各行各业奉献青春、绽放风采,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据统计,近5年,全市共开展“组团式”引才活动38场(次),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230名,其中,硕士研究生630名、占比28.3%。对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按不同层次,分别给予10万-20万元的住房补贴、7.2万元的租房补贴和2万元的安置费,共发放补贴2677.8万元。

庆阳市将人才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按照“小切口、大突破”的改革思路,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从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入手,印发和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实行备案制和承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的通知》等措施和办法,不断完善人事人才政策体系,扎实开展高层次人才引领、人才活力激发、人才服务升级行动,人才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向县(区)和行业主管部门“放权”等形式,真正落实“谁用人谁最有发言权”的人才工作要求,实现“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的工作目标,“以才选人”“唯才是举”蔚然成风,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庆阳市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主治医师刘飘飘(右)为患者诊治  庆阳融媒记者 莫陌摄

创建“来庆阳见未来”引才品牌。坚持系统谋划、精心组织,借助省委组织部在北京、上海精心搭建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宣介平台,创新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设立引才专员,开展现场宣介、专场推介、线上对接,整合全市需求,一个拳头出击,先后开展“组团式”庆阳专场品牌引才活动6场(次)。创新推出“庆阳引才”二维码,线上访问量突破3.2万人次,线上报名人数突破5000人次。

刚性引才质效实现较大突破。加强引才计划统筹、用编统筹、工作统筹,通过完善优化引才专业目录及标准,抢抓“秋招”引才先机,精准高效组织招才活动。2025年教育卫生领域首批引才报录比从1.7提升至4.9,签约率、研究生占比分别增长24.2%、24.6%,签约者中研究生占比达到73%,在标准提高的情况下,教育领域引才首次实现一次性百分百签约。

建立庆阳高端人才“三个一”工作机制。针对高端人才引进和留用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建立“一事一议”引进、“一对一”跟踪服务、“一人一策”保障3项工作机制,加大个性化引进服务高端人才力度。今年及时发现挽留农业高端人才1名,推荐2名年轻人才分别增补为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一对一”跟踪面谈15名博士,刚性引进博士生实现零的突破。

紧盯数字经济、能源化工、现代农业、教育医疗等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采取项目合作、专利入股、课题研发、技术帮带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聚集。聘任14名专家组建庆阳现代苹果产业技术核心团队;聘请86名肉羊产业技术专家开创“三级二元”杂交繁育模式;聘请6名专家开展菌业技术服务。衔接来庆挂职数字经济专家人才4名,聘请13名院士为庆阳数据中心集群“数盾”体系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组建由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208名数字经济专家库。近5年,全市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人才432人次,其中,国外161人次。


来源:庆阳市融媒体中心

庆阳融媒:孙玉珍

编辑:贾   若

责编:王学睿

主编:丁守敏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