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支溪流到一条大河,生态环境保护久久为功;从一块沙石到一座石窟,文化遗产保护见微知著;从一条道路到一座枢纽,交通设施发展日新月异。
75年来,山川大地,万家灯火,江山如此多娇。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铺开的壮美画卷,展示着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自信与自豪。75年栉风沐雨、75载春华秋实,陇原大地日新月异。天高云阔的河西,沃野千里的陇东,清江澄澈的陇南,每一寸山河的增色,每一分百姓的收获,共振着我国摆脱贫困、走向繁荣的脉动,凝结着陇原儿女胼手胝足、百折不挠的奋斗。75年很短,只是历史的一瞬;75年很长,记录着天翻地覆的变化。75年也是发展与保护并行的一段壮阔历史。
和大家印象中大河奔腾、巨浪咆哮的黄河不一样。从巴颜喀拉山脉流出,经过玛曲县的黄河如同丝绸,柔顺和缓,静静流淌在草原上。从高空看下来,平坦的玛曲草原上,黄河如同大树一般伸展开来,小溪从草地间延伸向远方,大河似飘带般蜿蜒其间,最后又合为一体,一路东奔入海。
玛曲,在藏语里就是黄河的意思。这个以黄河命名的县,曾经饱受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的困扰。为了保护母亲河,玛曲持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草定畜,转变“靠天放牧”模式,给草原“减负”,让原本裸露的土地再度披上绿装。
草原变绿了,隐没在绿色中的湿地水量也增多了。黄河玛曲段出境流量较十年前提高了近五成;年均水资源补给量较十年前提高了61.07%,“黄河蓄水池”恢复活力,草原生态越发向好。万物勃发,鸟鸣悠扬,珍稀野生动物频繁“亮相”甘南草原。
湖水多了、湿地大了,水源涵养功能显著增强了,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了,来自自然的回响越发热烈,欣欣向荣的火热未来近在耳边。
水清河晏,九曲安澜。最近几年,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坚决担好上游责任,彰显上游作为,切实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2023年,甘肃省黄河流域4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2.68%,高出黄河流域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实现了“一河清水送下游”。
从一支溪流到一条大河,从一块沙石到一座石窟,在甘肃需要持久保护的除了珍贵的自然资源还有古老的文化资源。
这座闻名海内外的东方雕塑陈列馆也曾满目疮痍。这张旧照片,是上世纪40年代的麦积山石窟。那时,栈道中断,山体岩石松动存在随时垮塌风险。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麦积山加固工程历时八年,完成固本强基。这里的保护工作也由“保命”阶段转入“治病”阶段。现在,1300多米的水泥栈道连接到每一个洞窟,已经有80多个洞窟陆续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作。
第30号窟建于北魏时期,现存塑像是宋代重修,而这些色彩是明清重新装彩的。单单是这一个洞窟,壁画和塑像现存的病害就有20多种。目前,洞窟里正在进行的项目是地仗脱落修复和彩塑修复。
第30号窟的修复工作预计将在两年后完成。虽然还要等待一段时间,但不用遗憾,目前,依托数字化,麦积山的部分石窟已经可以线上云游。登陆“云上麦积”,我们可以全景式漫游12个线上洞窟。除了修复,在保护手段上,也有更多科技的应用,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助力下,在麦积山洞窟微环境监测平台上,窟内外的关键数据都可以实时显示,小到细微的壁画塑像病害和洞窟温湿度变化,大到风沙、洪水等自然灾害,均能一览无余。现代科技,正在帮助千年瑰宝永续留存。
近年来,我省累计投入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资金71亿多元,实施各类文物综合保护利用项目1800余个,1.7万余件(套)馆藏和出土珍贵文物得到抢救修复……我省从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全面发力,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保驾护航”,写就了引领时代的文物保护利用“甘肃方案”。
如果说保护的成就体现在厚度上,那么发展的成就则体现在速度上。把时间倒回十年前。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通车,标志着甘肃从此迈入“高铁时代”。同样在2014年12月,甘肃省首趟国际货运班列发出,开启了“一带一路”发展新阶段。2017年7月,宝兰高铁建成投运,打通中国高铁横贯东西的“最后一千米”。此外,兰渝铁路、银西高铁、兰张高铁兰武段,一条条高铁线路相继开通。不仅如此,甘肃公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如今,甘肃有15.83万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全省高速(一级)公路里程达到7952公里,比十年前增加了1.4倍,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和公路网打通了甘肃的发展命脉也为智慧交通打下基础。
出门无碍,方是通衢。截至2023年底,甘肃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82万公里。其中,高速(一级)公路7952公里,建成里程排名全国第十七位;甘肃境内铁路运营里程达5000余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突破1600公里,中川国际机场已累计开通国内航点119个,基本构建了广泛通达、中转顺畅的国内干支航线网络构架,省会兰州已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的交通枢纽。
新时代,甘肃致力于山川秀美,颜值越来越靓了。致力于文化多元,底蕴越来越厚了。致力于发展速度,脚步越来越快了。新征程上,甘肃将牢记嘱托,抢抓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牢记嘱托、勇毅前行。甘肃全面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战略部署,苦干实干、接续奋斗,加力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总书记关心的民生福祉、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巨大成效。新时代,陇原儿女必将豪情满怀、阔步向前,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彭若萱
责编:黄昕鹏
主编:王 娟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