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悠悠载古情,丝路往事入明眸。
胖驼瘦驼争不休,千载之后笑谈中。
话说天下大事,无奇不有,今儿咱们就聊聊一段两千多年前的西域奇闻——“胖骆驼与瘦骆驼”之争。在那纸张尚未普及,简牍盛行的时代,一枚枚竹简,向我们缓缓展开了一幅丝路上的生活画卷。
且说这《康居王使者册》,便是引领咱们穿越时空,探访西域往事的钥匙。话说公元前39年,西域康居国,几位使者与苏薤(xiè)王使者一行,满载着三匹膘肥体壮、如雪般洁白的骆驼,踏上了前往酒泉的漫漫征途,欲以此珍贵之礼,彰显两国友好。岂料,这精心挑选的礼物,到了酒泉太守眼中,竟成了羸弱不堪、色如黄土的瘦骆驼。康居使者见状,心中那叫一个憋屈,愤而一纸诉状,直上云霄,向朝廷喊冤。
朝廷闻讯,那是相当重视,下令必须彻查此事,绝不姑息。于是乎,主管外交与蛮夷事务的使主客谏大夫,挥毫泼墨,一封公文直奔敦煌太守而去。敦煌太守接令,不敢怠慢,转手又是一纸命令,下达至效谷县。效谷县官员接到指令,亦是雷厉风行,再传文书至悬泉置,责令将此事始末,一字不落地如实上报。
这一来二去,七枚汉简,共计二百九十三字,静静地躺在了敦煌悬泉置的尘土之中,直至公元1990年,才得以重见天日,向世人讲述这段跨越千年的纷争。至于那场纠纷的最终调查结果如何,咱们今人已无从知晓,但这份珍贵的文书,却如同冰山一角,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外交风云的一角,更为研究当时的行政运作与司法审判流程,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真可谓——
胖驼瘦驼案已陈,简牍留痕话古今。
西域风云多变幻,笑谈间里见真心。
来源:华夏文明导报、甘肃农村广播
记者:平功鹏
编辑:贾 若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