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东北部,隐藏着一个名为仁村乡的地方,它深藏在山区的深处,与洪阳镇、义马市、仰韶镇和段村乡等多个乡镇毗邻。山前有南北召2村,人藏山林躲避战祸,故名“人存”,后聚落扩大,居民团结仁和,更名为仁村 。
仁村乡的黄河灯,是这里的一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片。这项活动起源于清代,由山西省传入仁村乡,如今已成为当地群众热爱的传统游艺形式。黄河灯以木桩、圆柱和高粱秆扎成的城池为主题,规模大的有72个城池,小的也有16个。
在仁村乡的民间艺术中,舞狮、棒棒鞭和高跷等艺术形式独具特色。
其中,棒棒鞭舞又名打花棍或霸王鞭,它于清未民初传入仁村乡的发科岭村。这种艺术形式不受场地和人数的限制,可以由二、四、六、八人或几十人表演,可在舞台上表演,也可在大街上进行时表演或地摊表演。表演者手拿花棍,用花棍敲击自己的肩、脚、膝部,边舞边唱,动作灵活多变,铜钱或铁垫撞击,叮当有声。表演时配以管弦、响铃等乐器,并根据形势配以唱词,按照一定曲调进行,非常幽雅动听。
在仁村乡的东北部附近,有太岳五地委、渑池县委、县政府、县大队驻地旧址和马跑泉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资源,这些历史的痕迹见证了这里的辉煌与奋斗。而在佛教文化方面,延恩寺、五峰寺和漫泉寺等佛教圣地也给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这里,历史的痕迹和现代的风采交相辉映,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出火花。仁村乡,这个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东北部深山区的乡镇,以其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来源:大象新闻
编辑:窦维娟
责编:王学睿
主编:毛丽娟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