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平凉市崆峒区:编好“四线”织“四网” “三抓三促”显实效

+1

-1

点赞

评论0

为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崆峒区西郊街道西门口社区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聚焦党建统领、网格治理、平安建设、民生实事、文明实践等方面,推行“四线四网”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编好民安线,织密安全网

实行班子成员包大网格、干部包小网格、网格员包人包户工作机制,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新型城市社会管理服务网络,全面走访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确保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以上下贯通、优势互补为原则,联合小区物业、辖区单位和片警,强化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准确掌握涉毒、邪教、刑释解教等重点人员底数,构建有力有效的社会防控体系,切实提高辖区安全指数。

编好民生线,织密保障网

全面落实民政、社保、卫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惠民政策,规范低保、优抚、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等事务办理程序,按照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的业务流程,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限时办结制、投诉处理制,打造方便、优质、高效的办事体系。持续深化“芳邻荟萃·融爱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开展党的政策宣讲、关心关爱帮扶、环境卫生清理等活动50余次,进一步激发社区活力,提升服务水平。

编好民意线,织密和谐网

大力推行“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聚百家心、帮百家困、解百家难”的“五百”工作法,组织社区干部定期下沉小区入户走访,通过与居民“唠家常”“问冷暖”的形式,“零距离”倾听居民反映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心情”“隐情”和“热情”,不断搭建“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桥梁,健全完善社情民意调研、信息汇集分为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西郊街道西门口社区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聚焦党建统领、网格治理、平安建设、民生实事、文明实践等方面,推行“四线四网”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编好民安线,织密安全网

实行班子成员包大网格、干部包小网格、网格员包人包户工作机制,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新型城市社会管理服务网络,全面走访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确保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以上下贯通、优势互补为原则,联合小区物业、辖区单位和片警,强化道路交通、消防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准确掌握涉毒、邪教、刑释解教等重点人员底数,构建有力有效的社会防控体系,切实提高辖区安全指数。

编好民生线,织密保障网

全面落实民政、社保、卫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惠民政策,规范低保、优抚、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等事务办理程序,按照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的业务流程,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限时办结制、投诉处理制,打造方便、优质、高效的办事体系。持续深化“芳邻荟萃·融爱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开展党的政策宣讲、关心关爱帮扶、环境卫生清理等活动50余次,进一步激发社区活力,提升服务水平。

编好民意线,织密和谐网

大力推行“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聚百家心、帮百家困、解百家难”的“五百”工作法,组织社区干部定期下沉小区入户走访,通过与居民“唠家常”“问冷暖”的形式,“零距离”倾听居民反映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心情”“隐情”和“热情”,不断搭建“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桥梁,健全完善社情民意调研、信息汇集分析、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用精准化、多样化的服务为居民排忧解难。累计收集城市建设、民生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意见建议30余条,为推进“三抓三促”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编好民治线,织密幸福网

在“一心一议”圆桌议事会的基础上,拓展提升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共建单位、职能部门、业主代表等组成的“1+3+N”协调议事机制,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现场摆问题、议对策、解难题,准确掌握问题办理进度和群众满意程度,对问题解决不到位的,及时反馈相关责任单位,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落到实处、见到成效。累计解决楼层漏水、噪音扰民、飞线充电、乱堆乱放等民生难题20余件,着力实现聚民心、贴民心、暖民心。

下一步,崆峒区西郊街道西门口社区将以“擦亮品牌特色,完善服务体系”为目标,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实效,推动形成“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为民服务为根本,以共驻共建为保障”的“三抓三促”行动新格局。


来源:崆峒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哈骥洲

崆峒区融媒体中心:任伟

通讯员:巩少娱

编辑:舒 乐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