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崆峒区凭借地理区位和光照资源优势,打造红牛繁育养殖、精深加工、市场拓展、终端消费全链条供应体系,为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
走进平凉崆峒区草峰镇十庄村的平凉红牛养殖基地,工人正在忙着添草、喂料、加水。这里采用“放牧+舍饲”相结合的养殖模式,肉质好细嫩、大理石花纹明显,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今年,崆峒区向红牛产业强镇、专业养牛村、延链企业和平凉红牛养殖大户兑现奖补资金865万元。通过示范效应,进一步激发当地企业和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提振产业发展信心。
随着平凉红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地精深加工产业也同步发力。在崆峒区一家牛肉销售门店,精细分割、精深加工的牛肉产品丰富多样。一位本地顾客正细心地在店内挑选肉制品,准备为远方的亲朋好友送上一份来自平凉的美味。
崆峒区大力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结机制,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培训从业人员1600多人,全区牛饲养量达到27.3万头,平凉红牛存栏3.14万头。随着平凉红牛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红牛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
甘肃台报道。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记者:卢珍 哈骥洲
平凉融媒 刘文涛 兰彩云
编辑:朱 彦
责编:王学睿
主编:张建兵
版权声明
1.本文为视听甘肃客户端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视听甘肃客户端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广电总台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68815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