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今日聚焦 > 正文
《今日聚焦》——寻找土特产变身金饭碗的路径(十一)山沟里闯出“羊”关道

+1

-1

收藏

评论0


政府托底收购,羊农稳定增收

破解“基因密码”,建立肉羊种业“芯片”

大约从十年前起,浓重的西北风味开始撬动北上广人的味蕾,不论是家庭聚会,还是打工快餐,清炖羊肉、羊肉粉丝汤、羊肉串等身影开始频繁出现。原料是清一色的环县羊羔肉,远在大山。粗略算一下,从环县到北上广,最短路程也至少有1200公里。然而,从一只活蹦乱跳的环县羊到鲜美的羊羔肉,再经由电商到远方的餐桌,这条路只要走三天左右。

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残塬沟壑区向沙漠区的过渡地带,盛产地椒、麻黄、紫花、苜蓿等植物,是羊的最佳天然食物,因此羊肉品质也是绝佳。当地有两千多年的养羊历史,人们老早就有用羊换钱的意识。养羊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老营生”。2022年,王生琪家的羊养到了100多只,眼看着羔羊就要出栏,但羊价却遭遇断崖式下跌,连续5个多月,国内活羊交易行情低迷,价格波动较大。这对王生琪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羊价下跌,销量下降,成本上涨,这不仅考验着养殖户的承受能力,更考验着政府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好在,环县各级政府在发展羊产业的过程中,开拓市场、化解风险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环县地域广阔、地势陡峭、不能耕种粮食,却是最好的牧场,最适合养羊,放牧。但这种在放羊的传统养羊方式,需要靠天吃饭,入不敷出也是当地人生产生活的常态。

环县曾是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全省18个养羊大县之一,把养羊与脱贫结合起来“天经地义”。近些年,环县把羊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在羊只、棚舍、饲草、技术等全方面进行补贴支持,鼓励贫困户养羊。

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环县将这个政策一直沿用至今,并在此基础上,将每个环节都做了精心布局,让羊产业顺利完成产业转型升级。

有了政策的支持,还得有技术的加持。以前传统放养的养殖方法,早已落伍。像王生琪这样的养羊户们,每年都要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班,学习养羊的新技术,拿到合格证后,才能算顺利毕业。

棚按标准建,羊按标准投放,在技术的加持下,王生琪家的羊越养越好。如今,他还搞起了网络直播,分享自己的养羊经验。

有了政策的引导,环县羊产业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明晰,有了技术支持,他们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稳,但是,市场的风云变幻依然不是普通养殖户能够轻松应对的,这个时候,政府出台保护性政策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及时。2022年,环县制定出台《关于促进羊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十条意见》,细化《关于落细落实肉羊保护价收购政策的意见》,联合龙头企业、合作社、屠宰场,面向全县收购断奶羔羊,带头落实保护价收购政策。

当地政府出台的保护价收购政策不仅能确保养殖户利益不受损失,也坚定了来环县投资建厂的企业加速发展的信心。2017年,环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环县中盛羊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家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厂的引进投产,为全县出栏肉羊的屠宰加工提供了渠道。

中盛公司对所有羊肉产品按照“一鲜到底”的思路,在低温净化环境中排酸、过冷保鲜、无氨制冷,细化分割成涮肉、烤肉等多个系列,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需求。

从农户养殖,合作社育肥到屠宰厂屠宰加工销售,环县打通了羊产业全链条发展之路。但环县羊只品种单一,主要以滩羊和黑山羊为主,产羔率较低,出栏率不高,市场占有率始终得不到显著提升。如何提升出栏率,提高环县肉羊产业的经济价值呢?引智建“羊谷”,是环县从源头上延伸产业链的奇招。湖羊产羔多,白萨福克羊体格大,陶赛特羊产肉多……如何把不同品种羊的优点集合到一种羊身上,实现利益最大化?在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正进行着一场手术,培育一批 “科技羊”。

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这批杂交的“萨湖羊”或“陶湖羊”需要喂养4个月,杂交羔羊要比纯种湖羔羊重20斤左右,这大大提升了肉羊的经济价值。

高科技的养羊繁育模式,实现了环县羊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绿色化”的发展。环县通过“科技制种、基因育种”高新技术推广和良种基因培育,成为中国肉羊种业“芯片”的生产基地,也为国内养羊业提供了“环县方案”。

环县羊肉肉质鲜嫩,瘦而不柴,极少腥膻味,是上等的食材。但由于交通环境影响,且没有自己的品牌,很难外销。于是电商平台的销售模式,在环县应运而生。

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2年,环县电商销售总额从2000万攀升至3.1亿,其中羊肉的网络销售额从300万上涨到1.9亿。电商正在撬动环县的整个羊产业。2019年,在中国第十六届羊业大会上,“环县羊羔肉”获得全国十佳羊肉品牌第一名。环县羊也成为2019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畜牧地标品牌、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一级车间选育,二级车间扩繁,三级车间育肥,四级车间屠宰深加工,五级车间熟食预制菜开发,环县 “五级二元”的生产体系,以工业化思维,把过去农民自家饲养的羊由“商品”变成了“产品”,并最终形成“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器。2022年,环县羊只饲养量达到360万只,其中出栏190万只、存栏170万只,养殖户人均来自羊产业的收入达到7000元。

在发展羊产业的过程中,环县干部群众只唱一个调,谋羊事,只做一件事,兴羊业,坚持“一本羊经念到底”,使得环县羊的名声越来越大。将后几年,环县将持续抓好草羊产业这个富民增收的最大抓手,加快推动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大力宣传“环县羊羔肉”品牌,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县羊只总饲养量突破500万只,人均来自羊产业的收入超过一万元。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舒 乐

责编:许玲芳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