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今日聚焦 > 正文
《今日聚焦》——挣“文化钱” 吃“旅游饭”

+1

-1

收藏

评论0


文旅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效应,是促进消费升级的支柱产业。这段时间,全省文旅行业总结推广“天水经验”,助推“麻辣烫热”向“文化旅游热”拓展延伸,推动全省文旅市场持续火爆,促进全省文化旅游消费大提升。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随手拍、网红打卡、短视频摄影、百米长卷写生,这些在近期的临夏市随处可见。牡丹花竞相绽放,微风吹来,花香四溢,游人漫步其间,尽享夏日美好时光。以“花开临夏五千年”为主题的2024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活动自五月初开办以来,为广大游客送上了一场又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旅盛宴。

在百里牡丹长廊,由非遗曲艺表演者和非遗传承团队带来的“河州贤孝”“河州平弦”等非遗传承节目一经亮相,立即吸引了市民和游客的目光。表演者身着传统戏服,伴着优美的曲调,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眉户剧《花亭相会》、《河州小调串烧》、河州贤孝《解放临夏》等一系列临夏非遗曲目,让大家感受到了河州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型沉浸式文旅剧《游花开临夏五千年》在临夏市八坊十三巷展演惊艳亮相。古典音乐和柔美灯光交相辉映,演员们身着华美的服装,扮着精美的古风妆容,将河州特色融入剧中,还原出一段段河州故事。演出现场观众摩肩接踵,跟随演出队伍的脚步移步换景,“走进”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重镇的历史场景,零距离感受茶马互市的热闹景象,亲身体验河州三绝、花儿临夏的魅力。观众或与剧中人物互动,或打卡拍照,现场十分热闹。

一业兴、百业旺。旅游正在不断发挥综合带动作用,释放强大的“乘数效应”,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游客纷至沓来,在八坊十三巷开店多年的马元雄也感受到了文旅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临夏市深入挖掘本土文旅资源,精心打造一系列文旅活动,用独具特色和创意十足的文旅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加深入、全面的文旅体验。游客可以在牡丹长廊品鉴国色天香、在大夏河畔欣赏明星演艺、在凤凰山下感受竞技魅力、在八坊古巷触摸历史印记、在蝴蝶桥下慢享闲适时光、在鲜花港里邂逅玫瑰仙子、在美食街中品尝河州味道、在树莓基地畅饮花儿精酿……尽情感受“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的独特魅力。

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敦煌莫高窟提早进入旅游旺季。神秘的石窟、优美的壁画、壮观的九层楼,让游客流连忘返。

“畅游如意甘肃 共享美好时光”。这段时间,国家5A级旅游景区鸣沙山月牙泉进入了旅游旺季,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体验大漠风情。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不间断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积极引导游客安全出游、文明出游。敦煌研究院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市民游客在参观莫高窟的同时,近距离感受敦煌文化。

“乡村四时好风光”,今年天水市多家景点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游客可以通过参与自然观光、温泉康养、民俗体验等活动,感受自然时令魅力,享受桃源生活。每到春夏之交,清水县漫山遍野的丁香花如期盛开,花潮如海,绚烂如霞,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赏花观景、打卡拍照。

依托10万亩野生丁香资源,清水县通过选、引、育、繁、造并举,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式,栽植宝马丁香、北京丁香等国内外名优品种50多个1.5万余株,打造全省品种最全、档次较高的丁香文化产业园,并通过连续举办两届丁香文化旅游活动,聚力打造丁香产业品牌。丁香主题公园也成为市民赏花观光、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地”。

用眼睛记录风景,用脚步丈量华夏。走进康乐县莲麓镇河口村,白墙红瓦房错落有致,与绿油油的田园相映成趣,漫步其中给人移步换景的体验,村庄面貌由“一时美”转向了“持久新”,处处呈现出美丽新农村景象。河口村周边村民借助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毗邻河口3A级景区的优势,先后开起了多家农家乐,成了周末及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当地群众也因此吃上了“旅游饭”。

让百姓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是莲麓镇河口村的旅游发展目标,这些年,当地累计投资4800多万元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农家乐5家,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万元。

今年以来,甘肃省文旅市场精彩不断、持续火爆。1—4月,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04亿人次,初步测算游客旅游花费715亿元,同比增长33%和52.3%。全省各地围绕“文旅+”创新发展路径,紧扣文旅产业“品牌创意、沉浸体验、年轻消费、产业发展”等思路,打造了一批富有吸引力、带动力的现代农业观光游、环湖山水风光游、田园农旅生态游、乡村民宿游和文旅康养游等特色化项目。从推进旅游为民,到实施旅游带动;从推动文旅融合,到促进交流互鉴,我省文旅产业不断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日益成为具有显著特色的幸福产业。

优质文旅聚拢的是人气、汇聚的是财气、点燃的是烟火气。我省文旅产业多面开花,文旅活动精彩不断,文旅宣传热度不减,文旅市场提速发展,广大游客尽情畅享如意甘肃之旅,体验丝路文化魅力,共享甘肃文旅发展盛宴,越来越多的百姓挣上了“文化钱”,吃上了“旅游饭”,文旅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幸福产业。


来源:甘肃广电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晓含

责编:许玲芳

主编:王 娟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庄浪:建好平台 凝聚新力量
  • 看甘肃
  • 1分钟前
  • 0 0
+1
庄浪:“牛”劲十足谱新篇
  • 看甘肃
  • 2分钟前
  • 0 0
+1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