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市县融媒 > 正文
平凉静宁:滴灌科技入粮田 赋能丰收底气足

+1

-1

点赞

评论0

静宁县立足农业资源和发展现状,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节水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把传统的浇地变成“浇苗”,走出一条节水增粮、提质增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在古城镇西凡沟灌区膜下滴灌智能水肥一体化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里,记者看到,一排排滴灌带均匀喷水,一株株马铃薯苗就精准地“喝”上添加了肥料的营养水。这几天,村民们每天都要仔细巡查滴灌线路,及时处理滴头堵塞、管道破损等问题,确保每一株苗都能得到精准灌溉。

“今年,古城镇依托西凡沟灌区建设项目,在杨沟、齐岔、邹河3村核心区谋划建成西凡沟灌区膜下滴灌智能水肥一体化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种植陇7、陇薯红1号优质新品种马铃薯2000亩。面对当前严峻的抗旱形势,镇上第一时间逐村逐地块开展灌溉,有效缓解了当前旱情,走出了一条抗旱节水、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新路子。目前来看,灌溉效果非常好,受到了广大种植群众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静宁县古城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张宝宝介绍道。

据了解,西凡沟灌区是静宁县甘渭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所涉及的片区之一。该灌区采用浮船泵站取水,抽取水库表层水,有效解决传统灌溉渠道淤塞、渗漏的现象。泵站日最高供水量为425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800亩,可覆盖古城镇已建成水肥一体化马铃薯示范基地2000亩的灌溉面积。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曹务、古城、威戎3镇灌溉难,水量不足的问题,输水能力将大幅度提升,保障旱季农田适时灌溉,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年节水能力81万立方米。”静宁县水务局水管股股长吕浩浩说道。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近年来,静宁县坚持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把科技“嫁接”传统农业,不断提升传统农业科技含量,特别是大力提倡智慧灌溉技术,成为节约水资源的重要生产方式,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助力群众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迈上“快车道”。


来源:静宁融媒

记者:周雅婷  

编辑:何思哲

责编:许玲芳

主编:李彦龙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