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市县融媒 > 正文
平凉庄浪:打好双创融合“四张牌” 绘就团结文明新图景

+1

-1

点赞

评论0

庄浪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双创双促”行动为抓手,打好宣传引导、环境提质、志愿服务、典型引领“四张牌”,一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度融合、提质增效。

打好“宣传引导牌”,夯实双创发展根基。把宣传教育作为双创融合的重要抓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等为主题,统筹调动各类宣传资源和阵地,开展立体化、矩阵式、全覆盖宣传。依托庄浪县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开展“紧紧抱成石榴籽·携手共创文明城”主题实践活动,实施“万屏点亮”活动、书画非遗文创展、惠民演出、篮球竞赛等各类活动12场,发放民族团结应知应会、市民文明公约、精神文明建设常识2万余份,在机关单位、临街商铺、车载电子显示屏播放滚动播放标语口号和公益广告9000多条,在县城主要街道、广场、公园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置大型民族团结进步和文明城市创建宣传牌、宣传栏 100 余处,规划建成了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街巷等83个,打造特色宣传示范街16条,设置景观小品126个,布置宣传展板等4800余处。利用微信平台开设“民族团结一家亲”“创城进行时”等专栏,推送各类宣传信息1.2万余条,累计阅读量达20万人次,营造了“人人参与、全民同创”的浓厚社会宣传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各族群众对“双创”行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打好“环境提质牌”,绘就共居共乐新景。实施生活环境提质工程、生态环境提优工程和民生福祉提档工程,全力打造庄浪河流域、水洛河流域和关山大景区沿线和美乡村示范带,高标准抓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8个,争创省市县级和美乡村40个。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大自然村社道路硬化和供水管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力度,城乡联动整治环境卫生,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域推进拆违治乱行动,治理乱搭乱建、乱摆乱设、乱贴乱画、乱停乱放等“顽瘴痼疾”,破解城市建设和管理难题13个,拆除各类违章建筑0.8万平方米,规范城区围墙围挡4000多平方米,整治杆线13公里,拆除废旧光缆7.75公里,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全面推进“街长制”,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周上街”制度,新建城区立体停车场1处,建成智慧停车位4109个,市容市貌进一步规范,各族群众幸福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打好“志愿服务牌”,传递互助共融温度。以“服务+”为切入点,丰富活动形式,做活“志愿服务”文章。结合“3·5”学雷锋志愿服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等,发动“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制定志愿服务活动“菜单”100余项,面向乡村、社区、校园等开展科技推广、文化宣传、医疗援助、法律服务、宣传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960多场,服务2万余人。通过“服务+技术”方式,把种植、畜牧各类专业知识送到田间地头,为各族群众带去技术支持;通过“服务+义诊”活动,为340名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和医疗服务;通过“服务+普法”形式,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解答群众法律问题270个;通过“服务+宣讲”活动,深入乡镇、村社和社区进行党的民族政策理论、法律法规、文明常识宣传宣讲活动300余场,大力倡导孝老爱亲、邻里和谐、勤俭节约、健康生活等文明理念,引导各族居民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形成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局面。

打好“典型引领牌”,共筑团结文明共识。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工程,将民族团结事迹、传统孝德文化、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上墙”到乡村文化广场文化墙、主街道宣传栏等,打造“好人街”“好人墙”8处,布设景观宣传牌、文化墙、文化长廊863处,设置与村容村貌相融合、庄浪精神相承接的景观小品126个,在学校、医院、居民小区、交通场站、景区景点、广场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70余处点位全面布设了造型美观、主题鲜明的景观小品和公益广告。积极选树宣传先进典型,推选获评全国“最美家庭”1户,全省“最美家庭”20户,“平凉好人”28名、“最美家庭”76户,持续推行“凡人善举登记簿”“好媳妇好婆婆”等有效做法,全县共评选“好婆婆”“好媳妇”450余人,“星级文明户”433户。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健全完善“一约四会”制度,督促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进一步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传承,广泛凝聚起各族群众“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的思想共识。


来源:庄浪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杨建强 苏晴

编辑:王   璐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