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新春走基层】灵台:灯笼手艺人——扎出童年的美好回忆

+1

-1

收藏

评论0

正月十五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随着电子灯笼的兴起,传统样式的纸灯笼渐渐淡出人们视线,但在灵台县星火乡程家塬村,42岁的手艺人周转琴一直坚守纯手工灯笼制作,用一双手点亮了许多人儿时的回忆。

“之前灯笼主要用来照明,过春节时,我们挑着灯笼给长辈拜年,春节挑灯笼、放鞭炮、贴春联,寓意新的一年日子可以过得红红火火”。周转琴笑着说道

当被问到灯笼的制作工艺时,爽朗的周转琴拿出了扎灯笼的全部工具给笔者演示起来。她告诉笔者,自己扎灯笼的手艺是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看似构造简单的灯笼,却有数十道繁琐的工序,需要先用芋子条制作灯笼的框架,比如八卦灯笼是由8个角组成的,6个大正方形和2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把这些角连接起来然后刷上白乳胶后再贴上白纸,等到白纸在框架上干透,便可贴上寓意吉祥如意的十二生肖剪纸,再吊上彩色的穗子,一个造型别致的手工灯笼便制作好了。这些造型别致的灯笼不仅展示了她高超的制作技艺,更寄托了她对这门老手艺的情怀,看似简单的步骤,每一步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更考验手上的巧劲。当被问到灯笼的销售时,她说这种手扎灯笼承载着很多人美好的童年回忆,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给孩子买手工灯笼了,自己做的灯笼,零售和批发量都不错,过一个元宵节怎么都能挣个三四千元。过春节,贴对联,挑灯笼,放鞭炮,寓意这一年都能红红火火,她也希望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体会浓浓的年味儿。

如今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这门手艺,该县文化中心会定期邀请像周转琴这样的民间艺人参加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以此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感染更多的年轻人来传承这门手艺。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哈骥洲

灵台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琼 马小亮


来源: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振英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