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要闻速递 > 正文
【甘快看】文博日历丨“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1

-1

点赞

评论0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我们来认识一位约3800岁的

“彩陶少年”

01

“这条gai最靓的仔”

看这位“彩陶少年”

他留着精神的短发

高鼻深目 嘴角上翘 微微而笑

一看就朝气蓬勃

上身一件短上衣

颈部至胸前的网格纹

就像是戴有精美的项饰

下身穿着网格长裤裙

双手插进裤兜

硕大的双脚上穿着肥大的高腰靴子

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不要以为他只是徒有其表

其实内有乾坤

人体中空,可以用来盛水

插入裤兜的双臂形成了陶罐的双耳

大大的双脚增加了它的稳固性

材质虽然粗糙

但掩盖不住精巧大胆的设计

栩栩如生的形态、动作和神情

更是入木三分

大概,当时真有一位少年

被匠人照着样子做成了这只人形彩陶罐

02

TA们引领约3800年前

河西走廊的时尚

这位“彩陶少年”究竟是谁?

我们去他的“老家”看看

1976年,甘肃省玉门市发现一处

距今约3800年的遗址

因当地有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

故而得名“火烧沟遗址”

△ 火烧沟遗址

在发掘、清理的300余座墓葬中

仅陶器就出土了1400多件

“彩陶少年”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彩陶少年”还有两位同伴

泥质红陶人形器和人形三角折带纹双足罐

TA们都衣着时尚

似乎是按照当时女性的形象和着装

塑造而成

△人形三角折带纹双足罐,“肚子”部分圆鼓,身着黑色带状纹、竖条纹和“Z”字形纹的华丽衣衫,足穿一双平底大鞋,似乎是一个孕妇形象

真的难以相信

约3800年前的河西走廊一带

已经出现如此漂亮时尚的衣着装饰

可见此地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审美

03

“彩陶少年”的身世之谜

除了陶器

火烧沟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

青铜器、玉器、骨器和金银器

墓中无论男女,大多佩戴金耳环

△ 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金耳环

墓葬出土大量石制、铜制农具

说明当时这里的农业发达

出土狗、猪、牛、马、羊骨骸

说明当时畜牧业发达

△ 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镶绿松石彩陶罐

出土陶器、金银首饰、松绿石珠、玛瑙珠

说明该地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

△ 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鱼形陶埙

出土20多个可以吹奏音乐的彩绘陶埙

说明这里文明程度较高

……

他们究竟是谁?

根据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

专家们推测

火烧沟文化可能是古代羌族的文化遗存

△ 火烧沟遗址出土的羊头彩陶方杯

公元前2000年左右

一个古老的羌族部落一路向西跋涉

终于在路过火烧沟时停下了脚步

他们选择了这片既有高台地又有水源的地方

在新的环境里开始了游牧农耕的生活

而这名“彩陶少年”

就是古代羌戎部落的一员

时光飞逝近4000年

“彩陶少年”迷人的微笑穿越时空

仍是这样帅气和自信

愿你我,无论几岁

也都能赤诚不改、步履不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陈思婧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探索极地的青年们
  • 要闻速递
  • 36分钟前
  • 0
+1
青春,有为!
  • 要闻速递
  • 36分钟前
  • 0
+1
你我向上 家国向前
  • 要闻速递
  • 36分钟前
  • 0
+1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50
提交
热门评论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