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修改密码

首页 > 市县融媒 > 正文
平凉崆峒:共筑“一小”成长路 守护“一老”幸福途

+1

-1

点赞

评论0

“国事、家事、天下事,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今年以来,崆峒区西郊街道二天门社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一老一小一弱”群体,坚持党建统领、多点发力,充分发挥社区党委“轴心”作用,整合“两代表一委员”“大党委”成员单位、“双报到”党组织、物业企业等资源力量,用情用心办好民生实事,用“小切口”不断满足特殊群体多层次、个性化需求,让温暖可触可感,让质效可见可及。

暖心贴心深耕 “求实”,擎起 “安康守护伞”

“张叔,下午您不要出门,社区联合卫生服务站给您上门做个体检。”

“李阿姨,您家天然气接口软管使用时间久了,我们联系了天然气公司工作人员,会上门帮您更换”。

以贴心的养老服务增添老年人的“幸福底色”,持续重点关注辖区高龄、独居老人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深入落实“周联系,月访谈”制度,结合网格巡查“敲门问需”契机,详细登记梳理群众“诉求”,及时回应所需。结合“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节点,链接“大党委”成员单位、“双报到”党组织资源,积极开展关爱慰问活动,让传统节日成为社区温情传递的纽带,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与居民归属感。目前,共走访慰问空巢老人46户、高龄老人12人。同时,借力“周五”志愿服务活动日,组织辖区志愿者帮助辖区独居老人开展入户体检、室内清洁、普及居家安全、饮食健康、防反诈知识等关爱帮扶行动,进一步提高老人防跌、防火、防电、防骗的安全意识。

倾心爱心厚植 “用情”,撑起 “暖阳守护伞”

“你们要好好学习,生活上要是有什么困难,可以及时跟社区说,也能跟我交流……”人大代表在走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时亲切地说道。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都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聚焦困境儿童,以“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弱有所扶”为工作目标,不断拓展社会救助向多层次、多角度延伸。依托“代表接待日”“书记接访日”、政协委员进网入格等工作契机,常态化开展困境儿童生活帮扶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守护伞”。今年来,走访帮扶困境儿童5人,及时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为解决好辖区少年儿童假期“看护难”问题,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阵地,利用“寒暑假”,结合“公安、司法、消防、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单位属性,搭建“暖心假期”教育平台,围绕“交通安全、防溺水、预防校园欺凌”等方面,开展儿童安全知识宣传讲座,通过“托、管、教”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应急处置、逃生自救能力,让孩子们在假期有处去、有处玩、有处学,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以中华优秀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巳巳如意闹元宵”“梦起新章 共绘未来”主题系列活动3场次,让广大青少年深切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引导青少年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

用心有心,聚焦 “问效”,筑牢 “民生保障伞”

“刘阿姨,您的残疾证已到期,为确保您的残疾人‘两项补贴’及时领取,我们和您预约下时间,上门填表办理新证。”

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为切实做好辖区残疾人、失独家庭、低保户等特殊群体生活保障工作,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构建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实现从传统“人找政策”到创新“政策找人”的转变。严格落实“周入网格”工作机制,督促社区干部、网格带着“政策”入户走访,动态更新弱势群体基础信息,实行 “一户一档” 精细化管理,确保信息精准无误、实时可查。通过开展全覆盖、地毯式的走访入户,对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链接爱心企业、公益组织等资源,及时主动解决,分层分类落实好弱势群体家庭的生活救助、就学资助、免费体检、社会援助等工作,切实做到“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弱有所扶”。年内更换残疾证86人,及时向103户残疾家庭发放“两项补贴”4.07万元,走访失独家庭9户,申报失独家庭住院一次性护理补贴1户0.13万元,以务实举措擦亮民生“幸福底色”,让每一个特殊家庭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来源:崆峒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哈骥洲 朱越 

通讯员:周欣

编辑:王   璐

责编:黄昕鹏

主编:丁守敏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931-8688154

相关推荐
今日要闻
换一批
甘肃新闻